反倒是齐王府,墨伊跟赵嬷嬷说:“最终还真是这样了……能看出来皇上是想提携小十五,可是为什么不给他找个更为厚实的人家?”
“未必真心想提携,是摆出种姿态吧。”赵嬷嬷不以为意。
“那太子说不定,就快出来了。”
“是有可能的。”
“不过……总感觉:皇上有些急躁,给太子禁足几天,能起什么作用?等放出来,又面临着很有指向性的亲事。太子会怎么想?皇后又会怎么操作?也不能太拿那娘俩不当回事吧?”
赵嬷嬷点头。
“不会是为下一步废太子做准备吧?立刻就废,会引起朝局动荡。先敲敲警钟,然后再……”墨伊突然问。
“也有可能。”
“若是这样,去年的大比武,皇上就是受制王爷的!不知道皇后一下棋会怎么走?王爷怎么还没消息啊,已经快到关键时刻了。”
“没消息,也未必不是好消息!”赵嬷嬷还是很淡然。
太子递上一篇措词恳切的类似悔过书之类的东西,皇上小惩大戒的,把太子放了出来,继续做事。
等散了朝,皇后把太子叫了过去。
母子俩相对无言的坐了一会儿,“蜀南有消息了吗?”
“还没有。但那个人已经到了,后天要进考场了。随身的行李,包括他身上,都查了,那东西不在!”
皇后阴着脸,小声的问:“你手里,还有大的错处,没被抓出来的吗?”
太子犹豫了。
“跟我还要瞒着?”
“不瞒,只是……您的意思是?”
“会不会,皇上手里已经有了一些东西,但他分批的放出来。
先是小惩大戒,若再有事……就废了你!”
“啊?”太子惊了,“他真是这样打算?怎么着,想扶小十五?”
“呵,他闭眼之前,谁也不信。抬小十五,也只是因为他现在还站不起来。而你和李倞不同。两个人都在时,是种制衡。现在李倞出了事,你就显得太出挑了。他最近的病,拖拖拉拉的一直没好,人弱的时候,就格外的敏感多疑。”
皇后证据平缓,就跟拉家常一样。
“那咱们怎么办?”太子轻声问。
382皇上的药
这天,皇后把玉安公主宣进了宫。
“你这是怎么的了?”
看到女儿的脸有些虚肿。
“小病了些日子。您叫女儿来有什么事?”玉安公主
皇后无奈的说:“哥哥出了事,你都不说来问一句。嫂嫂生了儿子,听说你也没去!怎么就处成这样了?谁得罪你了?”
玉安公主心虚,不敢再顶嘴。“女儿也帮不上什么忙,拖着病体来也是捣乱。嫂嫂生了儿子,女儿过礼了。只是身子不好,没去看而已。哥哥不是没事了吗?”
“没事了?你明白发生了什么吗就没事了?哼,还有那老太婆……”
“听说了!这个老巫婆……她怎么想的?都老成这样了,若是识趣,到那时,哥哥也不一定非要为难她。钱向清,跟个孤女差不多,好好的找个人家儿不行么?非作妖!看看能有她们什么好?!”
皇后终于能倾诉一下了,“老太婆那态度,就是她孤家寡人一个,半截身子入土,没什么可怕的了!”
“切,吹牛吧!人越老,越惜命。您看前些年的父皇,一副生死看淡的模样。可现在呢?天下顶尖的大夫,围着他一个人转。世间最珍稀的药材,都先供着他。屡次要活不下去了,又缓过来!不就是怕死吗?母后,您还记得二十四味丸吗?”
皇后目光闪闪,不说话。
“一丸做出来都费劲,这么多年了,他可是当饭一样全年吃!事到如今,咱们就别前怕狼后怕虎的了。
父皇的身子,世人皆知。他死了,有您,有哥哥,谁敢对死因存疑?想法子动手吧!?”
公主嘴里的:二十四味丸。是用二十四味非常稀有的、昂贵的药材制成的。写这个方子的人,已经故去了。
这个药,有补气、荣血、保肝、护肾、明目、清思等奇效。确实,皇上全年都要吃,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丸。
但是,如果他中途生病了,需要吃汤药的时候。这个药,就会停一段时间。等吃完药,病好了,再停3天,才可以继续服用二十四味丸,以防药性相克。
这里的药材,有几味极其难得。不是你要用时,就一定能有的。所以,一做量就不小。做成后,存放在皇家西山的库里,低温避光保存。
每月去取一趟,十丸一盒,拿三盒回来,药上面都有编号的。
实话说,皇上病体怏怏,却能走到今天,这药的功效不容小觑。
“依女儿看,不如干脆就下手把事儿办了……万一李倞没死回来了,什么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