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6章(2 / 2)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握住他的手臂,“将军,宋家气数将尽,宋定沅除却宋亮这位兄长,其余亲族早已死绝,像您这样手握重兵的人不止一个,光是崇州,袁州就有两个兵力不相上下的,还有不少地方尚且在召集勤王的军队,准备连夜赴京,我们兵马粮草充足,又是胜利之师,士气高涨,个个肯为您鞠躬尽瘁,抢先一步坐镇帝京,便少去许多风险,天下之争,就在这几日间了,每时每刻的功夫都耽误不得,做决断吧,将军。”

老将一番话下来,迅速得了众人的响应。

更有人提议今夜便可斩杀秦老将军,他们秦家死忠皇家,绝无服软的可能,这时也不会有任何防备。

谢预劲默默听着,即便是在议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他仍是一派沉静,等他们说完了,他才道:“秦将军……”

“不好了,快让我进帐,我有急事!”

“将军吩咐过谁也不许进!”

“快往后退!”

然而,将士拔剑时却听到一句:“放进来。”

“是!”

郭副将听着门外的声音有些耳熟,像是跟在灵淮公主身边的女官稚奴,看到谢预劲开口,他才确定。

只是眼下情形非同寻常,将军竟让她进来了,有些不清楚个中缘由的人也是一头雾水。

稚奴进帐之后,急的来不及扫一眼帐内,便在帘边跪下,“将军,宋公子不见了。”

谢预劲面色一变:“什么时候的事?”

“有些时辰了,午间宋公子乏了,说要歇一会儿,我在他榻边守了会儿便去熬药,回来时看他还在睡,正巧又有一批伤兵抬下来,我就去替他们开药,回来时药喝了,但帐内没有人,我以为宋公子是出去透气,便在营中找,找了快一个多时辰都不见人,后来回到帐里,看到宋公子的玉掉在榻上,他这块玉从不离身的……”

稚奴说着,拿起一块令帐中众人都无比熟悉的一块玉来。

蔓延的血迹浸透了上等的玉料。

谢预劲在看见这块血玉时表情彻底沉下,他拿过玉佩,过手便知真假。

宋枝鸾从不会将他送的东西落下。

再危险的时候都不会。

除非身不由己。

郭副将道:“我这便去派人寻宋公子。”

“不要声张。”

“是。”

郭副将说完,正准备离开,身前的人却先他一步迈出帘外,他惊的顿在原地,稚奴听到帘内嗡嗡作响,众人齐齐挡在谢预劲面前,她跪在最外边,听不清楚他们说些什么,但本能感到了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氛。

很快,不知青年说了什么,所有人都噤了声。

谢预劲带着剑离开。

第14章 生辰“你要平平安安。”

刚经历过战火的城池硝烟冲天,几乎找不到一块好砖,四处都是血迹残骸,衣衫褴褛的百姓排着队领粥。

施粥的士兵们搅着大勺,看见有两人骑马从内门过来,身影眼熟,立即放下手里东西。

不知是谁喊了句:“是谢将军!”

“当真是谢将军!”

“谢将军,多谢谢将军救命之恩!”

众人跪成一排,稚奴不擅骑马,跟上谢预劲的马已是勉强,来不及说完,就见他极快地在人群中扫视一圈,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此时遍布冰霜,马蹄疾驰而过。

郭副将紧随而至,身旁跟着几个亲信,手中拿着一张画像,“可有见到过这人?”

一干人纷纷摇头。

他收了画像,吩咐人分开搜寻。

穿过城池,谢预劲在一条分叉路上停顿了片刻,稚奴得以追上,赶紧道:“将军,左边,我觉得若是贼人要对殿下不利,定然会选人少的地方,右边那条道是入城的。”

谢预劲正要扯马绳,闻言往后眯了眯眼。

稚奴话说完就有些忐忑,她这话说的似乎有些着急了。

许是她多虑,谢预劲还是走了左道。

……

“要入夜了殿下,”玉奴守在院墙外,槐树下坐着的正是宋枝鸾,旁边架着一处篝火,上面一口锅,那是宋枝鸾方才寻了许久才找到的一口新锅,玉奴见宋枝鸾守着水开,似乎没听见她的话,走近几步道:“殿下,战乱初定,这里还不太平,指不定有残党在伺机报复,留在这里太危险了,我们该回去了。”

宋枝鸾不以为意,笑道:“谢预劲和军队就在城内,没什么可怕的。”

玉奴看着她道:“谢将军军务缠身,不一定就会来。”

“不,他会!”宋枝鸾摸着手里的鸡蛋,心情很好的道:“再说后日都要启程回京了,这会能有什么事,仗也打完好几日了,他也不用事事亲为吧。”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