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70章(2 / 2)

“既如此,那便当朕没来过吧。”

谢恒已将头扭过去,好似在平复什么怒气,胸膛起伏。

走出帐外,宋枝鸾眼神扫过被元禾挡住的一对夫妻,让元禾和侍卫让路,众人照做,那对夫妻见没了阻拦,立刻冲进帐里看了眼,见谢恒无事,那名男子才再将目光移到宋枝鸾身上。

宋枝鸾正要离开,那名男子突然追上前来,“预劲他还好吗?”

她转身,“你是?”

男子道:“我也是他堂兄,谢穆。”

自谢预劲八岁离家,谢穆就没再见到过他,刚才宋枝鸾在帐内与谢恒说的话,他们没有听清,但身边能跟着这么多将士的人,除了宋枝鸾之外不做他想。

宋枝鸾看着谢穆:“你们不是与他断绝了关系?”

谢穆闻言,神色有些复杂:“到底是看着长大的孩子,不能亲眼见他,也该问一句,除了我们之外,他在这世上举目无亲,太过残忍了。”

他犹记得当年年幼的谢预劲是如何受罪的,北朝京师距离西夷千万里之遥,他背着双亲的遗骨,不声不响地走了一路,虚弱的差点没了半条命。

后来不知怎的失了声,恒公心切,开始的日子还能耐着性子同他开解,后来便逐渐疯狂,动辄罚跪打骂。

谢穆清楚的记得有一日夜里刮大风,他起身想将衣裳收起,却看到小小的谢预劲蜷缩在后帐一角。

本该是被家里人抱着宠着的年纪,可那时只能抱着冰冷的骨灰坛入眠。

谢穆想起往事,眼眶迅速红了,鼻子泛酸,“他……从前的事,宋定沅已死,便算过去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让他卸下包袱,好好活着吧。”

宋枝鸾想起玉奴的话,眼神黯了下。

半晌,才道:“谢预劲失踪了。”

谢穆愣住,“为什么失踪了?”

宋枝鸾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道:“现在还没有消息。”

“生死不明?怎么会……”

谢穆倒退两步,踉跄倒在地上,顾不上拍身上的灰尘,摸索着站起来,朝谢恒的帐中跑去。

稚奴一直注意着宋枝鸾的状态,看她一直看向西边,以为她在看谢穆的背影,可谢穆进了帐,她的视线却还没收回来,不知落在何处,漆黑的眼眸一动不动。

她有些慌:“陛下?”

这个样子,像是魇着了。

宋枝鸾渐渐回神,压下心里酸楚。

“无事。”

元禾赶紧道:“陛下放心,阿悉河流过的地方统共就这么大,如今快要入冬,水没那么深,谢将军迟早会有消息的。”

宋枝鸾嗯了一声。

第110章 西方

怀安拄着拐杖翻过山丘,身后留着深深的脚印,绵延数十里,总算看到了乌托城大门。

又走了小半个时辰,他看见等着要进城的马车,熟练地给出一锭银子,钻了进去。

乌托城守卫并不像怀安想象的那么严,他隐隐感觉到不对,寻着一个说官话的商贩,笑着问道:“大哥,我听说姜朝皇帝来这里同王上谈判,怎么不见他们的人?”

“姜朝皇帝?昨日刚走了,你看看这个馒头,新鲜出炉的,要不要尝尝?”

怀安燥红着脸没买,听着背后传来飞快的一串西夷话,快步朝城门外走去,他现在当真像个乞丐。

这趟出来,怀安身上行李带不了多少,只怕被人察觉出什么,银钱也只是足够支撑他来回一路,前来西夷已经超出他的预期。

可他不能守株待兔,皇上还在宫里等他,临淄王将皇上身边的人一个不留的剔除,分明是要有大动作,皇上孤立无援,若能与姜朝女帝联手,才有一线生机。

……

顾聿赫坐在博文阁里,正在批阅奏折,随侍的小太监刚放好一本,就见有人匆匆赶来,他穿着羽林军的服制,跪下:“王爷。”

还在博文阁中的众官员面面相觑一会儿,依次行礼退下。

等人都离开了,左羽林军将军王辙的面色也还是很难看:“启禀王爷,失败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