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今天被特准在小书房这边听文夫子讲评模拟卷。
“是!”在场的人齐声道。
林郁盛三名举人虽然不参与这次乡试,但他们这段时间作为文夫子的助教,也学到了不少。
文夫子将答卷发下去,继续点评道,“经义一场,谢宁、林泽作答很好,尔等可互相传阅学习。第二场的论、判、诰、表中,谢霖、谢安、谢锻在判语一题中,有失误。第三场实策一题,答得都中规中矩,不够出彩!”
林泽几人低头听训,他们已经知道,探花郎文夫子的要求不同于普通夫子。
他是以考进士的标准来教导五人。
所以在场中,每个人都挨过批,受过罚。
严苛又会引导,林泽等人的进步是非常大的。
每个人都在痛并快乐地上学。
半月一晃而过,林泽一行人在三月初八当天一早就坐上谢家准备的马车,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考篮。
里面装着切碎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食物、笔管镂空的笔、薄薄的砚台,就连身上的衣服、鞋袜都是单层的。
三月早春,天气还很凉。每个人身上都套了五六层衣服,夜里冷,大家都多准备了。
“泽哥儿,你早饭也没吃多少,这有几碟果子和点心。”谢宁凑过来,眼底也透着些许紧张之色。
林泽摇头,“宁哥,我暂时不吃,免得拉肚子。”
人紧张,吃点什么就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等这个劲缓过去就好了,而且他空间里很多干粮。
谢宁两手攥在一起,嗯了一声,决定自己也不吃,等入了号舍再说。
林郁盛一直注意着儿子的情况,心里担忧。但他是过来人,不必说太多,给娃儿增添压力。
到了府衙贡院,大家安静下车。
贡院外头的场地上,到处都是考生和送考的人,大家或靠在墙边,或蹲在地上,各有各的小圈子。
并且十分警惕有人靠近,大家都怕被有心人暗害,塞个小纸条可就完了。
此时贡院大门以及旁边四个小门都是紧闭的,里面一圈全是士兵,外头用一圈荆棘栅栏围起来,挡住大家的脚步。
每个人都只能在附近找个地方等候。
贡院前的高杆上已经悬挂起三盏灯,天彻底大亮,一队整齐有序的士兵将一块块序进牌立起。
木牌上用朱红大字写着第几路、第几起的字样,考生们对照手头领到点名记条,有序找到对应的地方排队。
在考前三天,府衙已经贴出告示。林泽他们领了点名条记,很清楚自己的入场地方和次序。
“时辰到——士子点名入场——”锣鼓声响起,林泽蹭的一下就站起来。
大家对视一眼,紧张等候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