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433章(1 / 2)

这道题的思考时间太久了,林泽决定把蜡烛吹灭,然后意识进入空间,拿出自己的草稿纸开始写。

想到一条就记在本子上,最后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林泽笔记本上已经写了几十条。

接下来,林泽开始对这些观点进行分类,其实大多是不同流派代表人物所说的观点。

又半个小时过去,林泽终于提炼出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观点——一道同风。

这个观点主要是从儒家的思想上提取出来的,当然也参考了一些别的。

没办法,政治正确是必须的。

一道同风指的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强化民众对大一统的认知,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统一。

大一统的民族思想,就可以实现不需要暴力手段,来使朝廷治下的百姓听从政令。

确定论点后,林泽开始打起草稿,开始写这篇论文。

在提出观点后,下一部份则是分析圣人能够一道同风的原因。

林泽提出,圣人之治,并不象一般君主那样,挟其智力与天下争胜。而是充分尊重天地万物的本性,要有同理心,能站在天下万民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就可以做到不肃而治。

非常顺滑地在结尾点题了。

林泽写得非常爽,空间里没有人打扰他,不必担心烛火要用完、烛光不够亮的问题。

有了自己的论点,下一步就开始用大量扎实又充分的论据,搭支架、筑高台,让这个论点变成无可撼动的准则。

林泽先从出题的《礼记》这本书入手,抽出其中两个论据来搭底座——“先王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

下一步要展开阐述圣人之教的依据、内容和效果。

最后,深度剖析“一道同风”这个论点。

描写历史上的一些君主像学习圣人的不肃而治,却走向相反的结果,反面衬托圣人为何能做到?因为只是表面明白,何肃于心?

圣人的不肃,最本质是其深于肃。

不懂什么叫严厉的治理之法,是无法做到以仁、以礼治理国家的。

有了初稿,林泽马上出去,开始在卷纸草稿区写第一遍。虽然逻辑已经理顺,思路通常,但落笔时还要非常注重遣词造句。

尽可能让这篇论文读起来有对称的美感,这就要求多使用对偶句,还要注意每句结尾的字的韵脚。

各种反问、设问的写作方法都要合理的穿插在整片文章中。另外引用先贤词句,要注意称呼上的细节。

总之,写完这一篇,天光大亮。

林泽从凌晨五点左右,写到快中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