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师傅请跟我来。”青年男子身旁还跟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小朋友的手里抓着一把槐花,圆溜溜的黑眼睛不住地往旁边的林泽三人看去。
“不知该如何称呼施主?”林泽温声问道。
“师傅喊我阿眀便好,听口音您好像不是我们这儿的人,可是云游到这的吗?”阿明好奇道。他似乎跟僧人接触得比较多,并不像其他村民那般拘谨。
“我等是由京都灵塔寺来感天寺进修佛法的僧人。”林泽微笑道。
“哎呀,您如此年轻竟然是从京都来的高僧!您真是了不起,京都离咱们平洲府那么远,我虽不曾出远门却也听说过,您定是位大德。”阿明眼中透着惊讶与敬意。
“贫僧修行尚浅,可不敢称大德。不知此地离感天寺还有多少日脚程?”林泽笑着摇头。
“走咱们村这条山道去古阳山是最快的,三日便到,您是如何知晓这条山道的?”阿明问道。
“机缘巧合碰见几位山里的施主,他们指点我往这儿来。”林泽半真半假道。
阿明了然地点点头。
两人一路聊着进了村,林泽三人被阿明带到他们族长家。
连水村比山西村却是富裕不少,村子附近良田、池塘众多,山林里还种着许多果树和值钱的木材。
阿明介绍说村里住了八十六户梁家族人,将近五百人的村落。
林泽进村后一路双手合十见礼,村民们也很懂礼数,会专门停下来跟林泽见礼。
林泽目光所及之处已经在连水村见到将近十户砖瓦房的人家,而他们族长住在村中间祠堂附近,是一座两进的砖瓦房。
阿明将人带到族长家的正厅处,等人出来后介绍道,“族长,适才侄儿在村口摘槐花时偶然碰到三位师傅来村里借宿的。”
林泽同这位五十多的老人含笑道,“阿弥陀佛,贫僧慧安携两位弟子修善、修明见礼。”
老人站在林泽三人跟前笑眯眯地回礼道,“阿弥陀佛,三位大师请坐,我名梁九升,替我们连水村恭请三位在村里让我等善信侍奉一二。”
林泽动作很慢很端正地微微颔首,脸上一直是淡淡的微笑,“贫僧再次多谢施主善心善行。”
梁九升打听了一些林泽的来路和此行目的后便摆出一副猛然想起的神情来,“瞧我是老糊涂了,家中昨日也请了两位感天寺的法师来做了场法事,您二位正好也要去感天寺,不若由我给你们引荐一二?”
林泽就等他说这话了,自从在村口听阿明说村里来了两个感天寺的和尚后,林泽就打起这个算盘。
“如此甚好,贫僧烦请施主代为引荐两位感天寺的师兄。”林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