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 第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 第6节(2 / 2)

辽金元三朝,北方游牧民族再次入主中原,游牧民族髡发留辫的习俗开始在中原流行起来。髡发是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剃除,只在两鬓或前额留下少量头发,这些头发一般会梳成辫子,也叫留辫。在中原王朝统治时期,髡发是一种刑罚,人犯罪了就把你头发剃光,以示惩戒。但少数民族平时就有髡发的习惯。辽金元三朝统治者就是少数民族,为了表示顺从,其统治区域内的汉族人便也跟着流行髡发。特别是元朝时,不光中国实行髡发,就连在元朝控制下的高丽国也是髡发。高丽元宗的世子忠烈王,早年在元朝生活,归国继位后,就在高丽主张尽快实行髡发,与元朝官方发式保持高度一致。

明朝时期,又恢复了绾髻束发的发式。可是仅仅过了两百多年,游牧民族又回来了。清朝建立,中国再次开始髡发留辫,而且清朝政府对发式的要求异常苛刻,将是否髡发留辫视为是否归服清王朝的标志。不剪发留辫,就是不服从清朝的统治,是要杀头的,以至于清初还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清朝人留的辫子,不同时期的样式也不尽相同。早期的辫子短而细,被称为“金钱鼠尾”,中后期辫子就粗又长了。

古代男子如此重视发式,一旦脱发了就会更闹心。怪不得杜甫会哀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 古人刷牙吗

有的朋友认为:古代又没有牙膏牙刷,古人肯定不刷牙,口气就如厕所里的气味。并因此而担忧穿越回古代是否需要多带点“益达”?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古人也是刷牙的。在这一篇我们就聊聊古人是如何刷牙的。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牙齿的整洁与美观。例如:《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美女牙齿“齿如瓠犀”,就是牙齿如同葫芦子一样整齐洁白。那时人们清洁牙齿的方式不是“刷”牙,而是“漱”牙。《礼记·内则》中就记载:“鸡初鸣,咸盥嗽。”意思就是说,天亮了,鸡打鸣了,就要洗脸漱口了。漱口一直是古人最主要的牙齿清洁方式,一直沿用到近代。

古人用的漱口水也是五花八门。最常用的是盐水,不光用盐漱口,还能用盐擦牙,《红楼梦》里贾宝玉就有每天清晨用盐擦牙的习惯。盐的确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还能一定程度上预防牙周疾病和牙龈出血。此外,古人还有用茶水、酒和明矾水漱口的,据说明矾水能有效预防口疮。现代社会确实也有将明矾水加橄榄用于漱口的,可以去除口臭。

到了隋唐时期,“刷牙”开始在中国出现了。那时候的刷牙方式和我们今天不一样,用的是“揩齿法”。这种“揩齿法”源于古印度,和佛教有关。相传,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布教,围绕在周围的弟子们口臭相当严重。于是释迦牟尼开始劝说人们重视清洁牙齿,并教弟子们如何用树枝制造刷牙工具。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揩齿法”也传到了中国。唐朝医书《外台秘要》具体记载了这种揩齿法:“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意思是说将杨柳枝的一头用牙齿咬软了,再蘸上少许药粉,用来刷牙。这种刷牙方法也被称为“杨柳枝揩齿法”,所用的杨柳枝又叫作“齿木”。齿木是中国最早的刷牙用具,可谓那个时代的“牙刷”。如果没有杨柳枝,也可以用其他树枝代替,实在不行就用手指直接揩牙。敦煌石窟第196窟有一幅晚唐壁画《劳度叉斗圣变》,其中就能看到用手指揩齿的画面。今天的日语中还有“杨枝”一词,意为牙签、牙刷,应该就是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叫法。

尽管唐朝有了揩齿法,但学界对于这种刷牙方式在唐朝的普及程度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唐朝时只有僧人团体会揩齿,并未在社会上广泛普及。

△敦煌壁画中的揩齿图

到了宋朝,中国终于出现了真正的牙刷,叫作“刷牙子”。宋人周守中在《养生类纂》中记载:“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最初的牙刷毛多是用马尾巴制作的,一寸多长,置于牛角之上,其形状跟现代的牙刷类似。不过,宋朝比较缺马,马尾较少,用来做牙刷成本太贵,所以市场上常见的牙刷不一定都用马尾制作,也可能是用猪毛制作的。

南宋遗老周密在《梦粱录》里回忆道:“狮子巷口有凌家刷牙铺,金子巷口有傅官人刷牙铺。”说明南宋时期杭州已经有人专门开店卖牙刷了,看来刷牙在南宋已经比较普遍。

古人刷牙的时候并不是用牙刷干刷,而是和现代人用牙膏一样,要在牙刷头上蘸清洁剂。这种牙齿清洁剂有膏和粉两种,其成分包含皂角、生姜、升麻、地黄、旱莲等中草药,可能会再放一些盐。古人的牙膏可是纯草本的。宋朝时,还发明了一种牙刷和牙膏的结合品,叫“牙香筹”。用香料和药材制成固体清洁剂,固定在牙刷上,用牙香筹反复清洁牙齿,然后再漱口。这种牙香筹可反复使用多次,而且携带方便,是古代人旅途必备之佳品。

后来,中国的牙刷传到了欧洲,受到贵族阶层的欢迎。但由于售价较高,一般欧洲民众难以承受。直到19世纪30年代,用尼龙做毛的牙刷诞生了,因其价格低廉,从而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16 古人养宠物吗

日益孤独的现代社会,宠物成为很多人的知心陪伴。其实,不只是今人,古人也养宠物,这一篇咱们就聊聊古代比较常见的宠物。

最先陪伴古人的宠物,是忠心耿耿的“汪星人”——狗。狗的祖先是狼,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距今已有上万年了。有研究表明,中国南方是最早驯化狗的地方。狗是从中国奔向全世界的,可以说中国是狗的“故乡”。先秦时期,狗和马、牛、羊、鸡、猪合称六畜,还有专门负责养狗的官,称为“犬人”,就是“狗官”的意思。

但中国人最初养狗的目的不是当宠物,而是为了打猎和吃肉。汉初名将樊哙,就是屠狗出身,可以看出直到汉朝初年,中国人还保留着吃狗的习惯。到了唐宋时期,养宠物狗成为风尚,狗还在唐朝名画《簪花仕女图》中成功抢镜。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