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青云抱着满满迎上前,问道:“怎么这么快就下来,聊了些什么?”
“等会儿买柱香,回去烧给爹娘,就当全了他们的念想吧。”
看来以后是不会来往了,郑青云早有猜测,对这户素未谋面的亲戚也没什么感情,心里十分平静。
一手抱着满满,一手牵住方竹,朗声道:“我们回家!”
满满:“我想买泥人,还要给奶奶和小姨带烤鸭!”
方竹掏出帕子帮他擦去嘴角的糕点碎屑,笑着答话:“好,不过要把剩下的李子卖掉再去买。”
满满高兴坏了,一个劲儿夸娘亲真好。
从后院取回牛车,一家三口说说笑笑,再次踏上卖货的路途。
江凤萍的冷漠并未让方竹伤心,她现在有了很多家人,也不需要谁的帮助。只要知道娘亲记挂的妹妹还好好活在世上,足矣。
第85章 番外四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终于在天明之时停下。
院里泥泞不堪,稻草、树枝散落一地,围墙边的枇杷树也被吹弯了腰。
“幸亏桃子和葡萄早都卸下来, 不然亏损可大了, ”陈秀兰看着屋顶都被掀翻的茅草屋,拍拍胸口, 颇有些后怕,“就是又要费力搭屋子,等会儿去你福叔家看看,若不忙, 就请他们搭把手。”
郑青云从墙角拿起扫帚, 闻言沉吟片刻,开口道:“算了吧, 我看不如干脆推倒新建。一下雨就漏水,也该整一整。”
他看了看在院里捡稻草的方桃和满满, 又补充:“满满再大些也要有自己的房间, 还有小桃, 都长成大姑娘了,继续跟我们住一起保不齐有人嚼舌根坏她名声。另起几厢房, 弄个院墙隔开才好。”
原本还在犹豫的陈秀兰一听,顿时没什么意见。家里的房子还是郑大山在的时候建起,那会儿穷, 用不起好材料, 加之年代久远,确实有些破旧。
而且小姨子和姐夫住在同一屋檐下, 也容易遭人诟病。虽说她心里是早把方桃当亲闺女,但外人不会这么想, 指不定怎么编排,分开最合宜。
他们站在屋檐下说话,没刻意压低声音,正跟满满嘻嘻哈哈的方桃听得一清二楚。向来大大咧咧的姑娘不禁红了眼眶,叫了声“”姐夫”,半晌没说出一句话来。
郑青云笑笑:“其实早该这么着,不过现在也不算晚。往后不管你是外嫁还是招婿,家里的房子都给留着。”
“嗯,”方桃呆愣愣点头,想起什么,转身跑进屋捧着木匣子出来,“这些钱姐夫拿去用,不够的我慢慢补上。”
声音越来越低,很是不好意思。
郑青云看着面前的木匣子,微微皱起了眉。
陈秀兰在一旁伸手将木匣推回去,板着面孔佯作不悦:“一家人不兴这些,这几年屋里屋外的活你都帮着忙,挣的钱本就有你的份。”
方桃执拗地将钱匣子往前递,“可是之前不就分给我了吗?这会儿拿出来建房子正好。”
不然她也不可能攒得下这好几两银子。
满满左看右看,完全听不懂大人们在说什么,歪头琢磨了一会儿,拽着方桃的衣摆奶声奶气开口:“小姨不哭,爹爹不要你的东西。”
方竹看得好笑,一手拉住满满,一手掏出帕子递给妹妹:“都这么说了,这钱你就自己收着,到时给屋里置办些器具,总不能空荡荡的。”
郑青云:“你姐说的是,若实在过意不去,以后给你少分几个铜板?”
方桃终于把钱匣收回,一抹眼角,“不用分。”
郑青云没接她的话,转而说起找工匠、买材料的打算。
建房匠人好找,乡里就有不少会这行的。郑青云一番打听,找了邻村口碑不错的万姓兄弟俩,又在村里请了两个帮工,加上他和秦大柱,一共六个人。
材料却是从县城买的,付过定金,人家给送上门,不用他一趟趟去拖运。
七月十八,宜建造动土。
大清早,山腰就聚了一群人,吵吵嚷嚷,好不热闹。
建房这样的大事,是要祭祀天地,祈求神明庇佑的。
郑青云提前在选定的地基前支上香案,摆了猪头、五谷和瓜果,还特意请来村长主持仪式。
严正行今日特意穿上新做的长衫,花白的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看着十分精神。他站在香案前,手持长香,洋洋洒洒地说完一大段祈愿平安的祝词后,俯身拜上三拜,才将长香插入香炉。又倒上一杯酒,淋在香案之前的地面。
郑青云站在他身旁,一步步照做。
祭祀仪式结束,万姓兄弟俩在地基四角各埋下一枚八卦铜钱,转回来时把一把锄头递给郑青云。
“破土动工!”郑青云接过锄头,高高扬起手臂,在地基正中挖下第一锄。炮竹声适时响起,噼里啪啦,淹没村人或羡慕或嫉妒的议论。
几个汉子干活都不含糊,等炮竹燃完,便开始忙忙碌碌。挖沟槽、搬砖、和泥沙、刨木头,每个人都有事儿做,两位万师傅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方竹她们也赶紧把香案撤走,回屋准备晌午的饭食。没什么热闹可看,村人陆陆续续散开,下山路上瞅见枝头挂着的石榴和柿子,也有想进去摘的,但见四条狗都绷直身子不错眼地瞧着,还是作罢。
历时一个多月,新房终于落成。
青砖绿瓦,比之前的土房还高出几尺,很是气派。从正面看是两栋房子,不过中间共用一面围墙。其实后院儿栽种竹子那块特意留有一扇小门,连通两边。
方桃一个人搬到靠右侧房间少些的那处院子,顺便把小黑也带去养着。有什么动静方竹她们都能听见,不用太过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