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邢姑姑可是矢口否认的。 后来出事了,廖夫人才吐露实情,并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她到处闹事,好把银坠之事掩盖过去。 为了自己的前程,阮含珍到底忍耐下来,听从了廖夫人的安排。 但回宫之后,她把被景华琰训斥的怒意全都撒到了廖夫人身上。 想起当时廖夫人的嘴脸,阮含珍就一阵恶心。 卫美人根本与她没有任何仇怨,甚至她也完全不受宠,针对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她不明白廖夫人为何要这般针对卫美人。 即便怒气攻心,阮含珍也并不蠢笨,她一直针对姜云冉,难道就因为一开始的仇怨? 不。 是因为她清晰感受到姜云冉对她的威胁,无论是争宠,还是争权,她都不能放任姜云冉肆意而为,她都必须要除去这个强大的对手。 事实也证明,她的做法是正确的,眼看姜云冉步步高升,荣华加身,而她,就只有一个空空如也的惠嫔份位。 距离姜云冉超过她,只一步之遥。 素雪分析得非常正确,这件事上,她跟廖夫人根本就不是一条心。 而廖夫人除去卫美人,肯定不是为了她。 这让阮含珍不能容忍。 从小到大,整个阮氏都把她捧在手心里,她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不会落于人后。 而现在,阮含珍清晰感受到,廖夫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出手,为的肯定另有其人。 那日争执的结果也清晰可见。 她为的是阮含栋。 原来家中上下都以她为先,可现在再听廖夫人那些他好你就好的言论,阮含珍却并不这样认为了。 争执之后,母女两人不欢而散,阮含珍委屈至极,回到寝殿就痛哭一场。 当时素雪就安慰她。 说她家中姊妹四个,只有幺弟是个男孩儿,家中贫困,为了养活弟弟,她们姐妹才入宫。 她从小看惯爹娘偏心,当即就知道,即便女儿也能立女户,也能科举为官,可这世上,还是男娃娃吃香。 他们生来就拥有的,是女儿们需要耗费一切,努力到比他们优秀千百倍,才能换来的微薄的公平。 可这公平里,更多的还是利益考量。 阮含珍深以为然。 她为何信赖素雪,并非因为素雪是最忠心的那一个,而是因为素雪懂她。 就像这样陪着她说话,剖析事情,分析对错,素雪都比邢姑姑要强得多。 邢姑姑陪在她身边的时候,说不定心里惦念的,也是廖夫人的嘱托。 根本不会全心全意为她着想。 阮含珍想着,脸色越发阴沉,她道:“既然凡霜这样忠心,就调她去伺候母亲吧,另外你选个机灵点的,提拔为大宫女,入寝殿伺候。” 素雪低眉顺眼,道:“是,奴婢领命。” 冷风呼啸,高高扬起的彩仗花盖随风飘扬,犹如振翅欲飞的苍鹰。 队伍安静前行,最终没入长春宫的门楣中。 忠义军是在漫天风雪中归京的。 虽然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满地都是雪泥,但百姓们还是裹着补丁斑驳的棉袄,站在街边等候。 呼出的白眼飘到苍穹上,被洁白的雪花掩盖了尘埃。 百姓们冻红了脸,搓着手,踮脚遥望远方。 那一队人马里,可能就有他们的儿女亲人。 他们等待的是亲人重逢,热闹欢庆。 不多时,马蹄声响起,脚步声踢踏作响,好似地动山摇。 “来了?” “到了到了!” “二小子,你在哪?” “我的三丫,可能归来?” 呼唤的声音此起彼伏,盘旋在玉京上空,在这个年关之下,有着别样的热闹和欢喜。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ǐ????u?????n????????????????????则?为?屾?寨?站?点 很快,先行仪仗就出在百姓们面前。 一瞬,欢呼声爆炸开来。 “英雄,英雄,忠义,忠义。” 那声音如潮水,如海浪,如烈风,如暴雨。 兜头而下,却温暖而绵长。 将士们跟随前方将领,他们一路前行,脸上也是止不住的笑容。 “三叔,我回来了。” “娘,娘,是我啊!” 这热闹似乎属于所有人。 朱雀大道尽头,是气势磅礴的朱雀门,皇帝陛下及仁慧太后、皇贵太妃一早就等候在了城楼之上。 除此之外,还有姚贵妃、周宜妃和梅贤妃。 很可惜,这样的欢庆日子,徐德妃身体依旧病弱,实在无法亲迎兄长。 在皇亲国戚们身侧,就是文武百官。 大军行至朱雀门前,徐如晦翻身下马。 他一身斑驳的锁子甲,身姿英武,器宇不凡。 他右手捶胸,弓步颔首,对景华琰行军人之礼。 “参见陛下!” 身后的将士们异口同声:“参见陛下。” 欢呼声不绝于耳,山呼海啸涌来。 一贯冷面冷情的皇帝陛下,今日也笑容满面,他含笑看着鏖战而归的将士们,万分感慨。 “国朝因你们而幸。” “乌城的百姓们,大楚的子民们,包括朕,都要感谢你们的英勇和付出。” “英雄无畏!” 这三句话,把将士们说得热泪盈眶。 紧接着,又是地动山摇的呼唤。 “英雄无畏!英雄无畏!” 景华琰大手一挥:“今日忠义军大营已经准备好了宴席,让我们不醉不归!” 第103章 我更喜欢看你痛苦死去的样子。 太极殿面阔十三间,共有七十八根朱红大柱支撑高耸入云的屋脊,只站在门口,都能感受到宫殿的恢弘壮丽。 仰头看去,万方法相藻井重重叠叠,犹如九重宫阙,万物以此生,以此灭。 每一根横梁上,都垂挂有十二枝琉璃盏,此时所有琉璃盏都被点燃,自是灯火辉煌,交相辉映,照亮了整个太极殿。 今日的太极殿四面所有隔间全部打开,一览无余,殿中及殿外月台处摆有上百张圆桌,看盘和冷盘都已摆好,菜肴精致,而宫人们还在陆续端上热菜。 整个太极殿坐满了文武群臣,此番大捷,举国欢庆,景华琰特允镇抚以上的武将至宫中享宴,已彰显与民同乐,皇恩浩荡。 今日的太极殿,显得格外隆重。 冬日寒冷,太极殿中烧有数十个暖炉,在圆桌边炽热燃烧着。 气氛喧沸。 许多镇抚之前从未进宫朝见,今日被施恩赏膳,皆心潮澎湃,满面红光。 天潢贵胄们还未到场,并无贵人在场,这些将官们便小声议论起来。 每个人都故意压低声音,奈何太极殿人数众多,显得格外嘈杂。 其中一桌将官看着前面同朝臣们叙话的徐如晦,啧了一声:“你们方才瞧见没,那城墙上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