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 分卷阅读3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23(1 / 1)

兵把守。 姜云冉道:“天启五年时,是谁驻守在九黎?” 夏岚禀报:“九黎因同西狄多有摩擦,早年便有重兵把守,最早时有护国军兼守,后西狄吞并丰庆草原所有部族,野心勃勃,朝廷便另外调兵遣将,先后有定国公、南安伯、忠义伯等驻守。” 姜云冉:“……” 这可真是,百花齐放。 终于摸到了线索,可这线索也太庞杂了。 廖家、徐家乃至宗亲和沈氏都在九黎有过身影。 “天启二年时是定国军驻守,后有事端,天启五年,改为忠义伯驻守,但忠义伯那时并非先帝的亲信,忠义军也并不壮大,为保边疆太平,天启六年之后,再次改为沈氏驻守。” 姜云冉回忆了一下,说:“是皇贵太妃的弟弟定国公沈穆?” 对于她的知之甚详,夏岚并不惊讶,她道:“的确是定国公沈穆。” “其实当年沈穆不过只二十几许的年纪,年轻气盛,朝中多有反对,不过先帝却力排众议,必要让沈穆驻守九黎。” “定国公也不负所望,成功守住了九黎,同西狄打得有来有回,至今十几载定国军已经成为九黎的常驻军,为保大楚平安而英勇无畏。” 但凡是军将,就没有不仰慕英雄的。 夏岚亦是如此。 不过姜云冉听到这里,脑海中已经慢慢有了清晰的思路。 她抬眸看向夏岚,表情异常平静,说出来的话却是石破天惊。 “天启二年发生的事情,你可知晓?” 天启二年,是宫中的禁忌。 前朝后宫但凡知晓当年实情的,无一人敢多言,多数知情者已经化为尘土,再也不能告知后人。 姜云冉可以肯定,年长的太妃们,景华琰及前朝老臣,肯定是知之甚详的。 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没有声张。 那一段过去,肯定非常重要。 牵扯到了皇室的秘辛,也牵扯到了无数朝臣,甚至…… 姜云冉认为,也牵扯到了景华琰。 而姜家,或许就是在那一场风云里,蒙冤败落,满门抄斩。 现在,姜云冉决心挖出当年的真相。 只有如此,才能还姜家清白。 也能顺藤摸瓜,把幕后之人及党羽们一网打尽。 夏岚抿了一下嘴唇,显得十分局促。 她难得露出这般神情,与她以往的沉稳干练十分相悖。 她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开口,显然在等姜云冉的保证。 姜云冉垂眸看着茶盏,语气冷淡:“怎么,陛下有口谕,不让你说?” 夏岚摇了摇头,最终还是道:“未曾,陛下口谕,让下臣全听娘娘做主。” “那你说,我听,”姜云冉慢慢勾起唇角,“踏出这道碧纱橱,再无一人能知。” 夏岚深吸口气。 她定了定心神,终于开口:“天启二年,九黎一战大败,牵扯数名重臣通敌叛国之罪。” 网?阯?F?a?B?u?Y?e?ǐ????ū???é?n?????????5??????o?? 姜云冉的心跳骤然加快。 当年的真相,在她眼前徐徐铺开。 满是血色。 第130章 通敌叛国是比谋逆还要重的大罪,只要证据确凿,一律满门抄斩。 天启二年春日,比往年都要寒冷一些。 倒春寒的冷风从丰庆草原刮过来,险些吹倒刚插好的秧苗。 守城的士兵裹紧棉袄,一丝不苟站在城门前,不敢松懈半分。 一队巡逻的先锋营路过,守城军的什长过来,问:“如何?” 先锋营的什长说:“瞧着还算平安,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消息,说这几日要来大暴雨,弄得人仰马翻。” 守城军什长叹了口气,道:“百姓吃饭看天,可不要紧张,国公爷这几日都没有睡好,同少将军一起巡城。” 国公爷自然就是皇后的父亲,沈虔。 当今圣上能继承大统,全赖沈皇后阖家支持,因此刚一登基便封太子妃沈稚为皇后,封丈人沈虔为定国公,一等定国将军,封皇后长姐沈秋为定国公世子,少将军。 沈氏满门忠烈,其兄长早年便战死沙场,后由其长姐沈秋接过重任,率领沈家军保家卫国。 在定国军中,无论是国公爷还是少将军,都很得将士们的崇敬,相当有威严。 两人说着话,都在感慨国公和少将军的忠义。 就在此时,城墙上的士兵惊慌地喊:“敌袭,敌袭!” 九黎城一下陷入风声鹤唳。 就是这一场战争,让年迈的国公爷和少将军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其实以定国军的战力,不可能输给刚刚收拢丰庆草原的西狄,可事情就是这么凑巧,西狄不仅知晓定国军大军前行路线,甚至知晓辎重和粮草,数次偷袭成功,打得定国军措手不及。 即便先锋营都是勇猛无畏的战士,可长达两月的围困还是太过残酷,最终,定国军的先锋营全数战死,无一人投降。 这一场战争太过惨烈,后调拨忠义伯徐闯临危受命,鏖战三月才终于把西狄打回丰庆草原。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 因为定国公和少将军为国捐躯,定国公主力先锋尽数战死,先帝雷霆震怒,要求彻查战争始末。 这一查,当真是不得了。 时任参军姜若诚和刘州两人皆有与西狄来往书信,而两人又与定国公幼子,时任定国军千户沈程感情甚笃,是总角交情,因此就连沈程也被牵连其中,一并审查。 后经查,沈穆的兄长沈秩也有通敌叛国之嫌,所有涉事人等家族多达二十余,震惊朝野。 说到这里,夏岚明显不敢继续说了。 姜云冉慢慢转着手腕上的碧玺珠串,她垂着眼眸,只看向膝盖上的牡丹花织绣。 早春暖阳,京中的牡丹竞相开放,整个玉京一派繁花似锦,满城缤纷。 然而二十一年前的那个春日,整个玉京却是一片血海。 通敌叛国是比谋逆还要重的大罪,只要证据确凿,一律满门抄斩。 时隔多年,历史已经淹没在岁月里,那么多人命和血泪堆积出来的,只有经历者的缄默。 夏岚所知,已经是极限。 丹凤卫不仅要执行上峰差事,还要维护皇家清誉,若夏岚对此一无所知,到底不好当差。 她能知道当年这些过往,是因她是丹凤卫都指挥史,而非她能力卓绝。 各种细节均无人知晓,或许只有等大楚亡灭,新朝修史的时候,才能窥探曾经的动荡。 夏岚话音落下,寝殿中一片安静。 她不敢多言,只安静坐在绣凳上,就连呼吸都没有声音。 姜云冉脑海中一片混乱。 她能猜到当年姜家一定卷入大案之中,却没想到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难怪母亲当年隐姓埋名,数年不敢入京,难怪她一身才学,却只能以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