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等她回答,陈玉宁又自顾自道:“好在我祖父死的早,就在我娘生完弟弟后的第二天。”
“祖父应该会开心吧,他的离开换一个聪明的大孙子。”
姜莞忍笑忍得很辛苦。
戚氏是两眼一黑又一黑,抬眸看了一眼还在跟柳太后试图讲道理的小姑子柳清晖,心道,你闺女在把家里的丑事一股脑都都抖露出来你知道不?
陈家祖父有三个儿子,陈玉宁的父亲是长子,肩负着振兴陈家门楣的重任,底下两个弟弟资质平庸,老大不小才在长兄的扶持下,一个考中秀才,另一个费劲力气还只是个童生。
学问不行,陈祖父就想着那就传中接代吧,于
是早早给老二老三娶媳妇。
不久之后大儿子高中,娶了国公府的千金,陈祖父就跟着期盼啊,就希望大儿媳给陈家生个大金孙。
结果一连两胎都是孙女,在这期间老二媳妇生了二胎三孙女,老三媳妇头胎,他的四孙女也出世了。
一连五个大孙女,陈祖父的心都要死了。
结果没两年老三家又给他添了个小孙女,陈家祖父整个人都魔怔了,天天盯着儿子房里,非要给三个儿子纳妾。
当然到最后也没纳成,瞧着柳清晖似乎是家里姐妹三个里最好说话的那个,可那也只是看起来,在外人面前,她也有自己的强硬。
陈大郎是她自己挑的夫婿,只能听她的。
“不过祖父虽然看不上我们这些孙女,但祖母对我们挺好的。”以前有祖父压着,祖母又胆小,天天躲在房里很少出来,自从祖父没了之后,祖母肉眼可见地‘活’了起来,很喜欢她们几个堂姊妹去她屋里叽叽喳喳。
陈玉宁一说起来,就停不下来,一桌人分成两派,老的一派在吵架,小的一派在说八卦,互不干扰。
唯戚氏一个两边都得照看,生怕吵架的吵过了火,八卦的八卦过了头。
柳三娘还在生亲娘的气,不过听表妹陈玉宁倒自家八卦,不免竖起耳朵,一边生气,一边听。
穆家没有陈家那么多弯弯绕绕,她爹只有她和九娘两个女儿,和母亲和离后也未续娶,祖母也不催,还说什么,催这个有什么用,就算再生个孙子也不和她姓。
“看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姜莞道。
“表嫂,那你家呢?”陈玉宁心痒痒,“阿芙去泡温泉,我们好久没有见面,都有些想她了,表嫂,你知道阿芙和孟婶婶她们什么时候回来吗?”
戚氏听到这里,忙拦住她:“姑娘家家,瞎打听什么呢。”
话虽是这么说,但她明显也是一副想知晓内情的神色。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不过姜莞先笑了笑道:“你什么时候和阿芙这么熟了?”
陈玉宁挠挠头道,“表嫂入宫之后,我们吃不到表嫂小厨房的糕点,就想着去阿芙妹妹那里碰碰运气,结果没想到真被我们碰到啦~”
“下个月应该就回来了。”姜莞估摸道,“等白氏把欠的礼还完,她们就会回来。”
“所以外面传的都是真的啊。”静郡王寿宴,陈家人刚好都有事,只送了礼人没去,错过了惊天热闹。
穆家倒是去了,不过去的是穆兰的大伯,至于柳国公府,戚氏不爱敢热闹,又得防着郑家,所以就让儿子带着礼过去走一趟。
戚氏的儿子是个闷葫芦,除非是捅破天的事,否则是一个字都不会往外露,戚氏从儿子嘴里打听到的还不如外面传得满天飞的细致。
“对啊。”姜莞望着几张单纯的稚嫩面孔,都不忍心和她们打弯子:“你们孟婶婶性子软,若待在家里,没我在,怕是会吃亏。”
戚氏听着,心跟着揪了揪,先前她一直庆幸有姜莞这个倒霉鬼入宫替她家三娘挡灾,可现在略略了解其本人之后,着实是个让人心疼的孩子。
在家里上要护着软弱母亲,下要护着年幼妹妹,同时还要防着亲祖父继祖母以及二叔一家,甚至连亲爹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现在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后一句戚氏说得极小声,“有太后娘娘在,姜家那些人想来不敢再欺负你继母和两个妹妹。”
望着姜莞,戚氏忽然就想起自己那个苦命的大女儿,感叹道:“要是明轩也能回家住就好了。”
对柳三娘的那位长姐,姜莞也略了解一些,只知道当初柳太后选中了她入宫,但后面似乎是出了意外,没成功。
再然后就去寺庙带发修行了。
这是人家的私密,姜莞自认是个有边界感的人,戚氏不说,她当然不会没眼色地往下问。
然而就等着姜莞问自己的戚氏:“......”
等了半天只等到姜莞的点头加微笑。
等了半晌的戚氏终于决定自己主动开口,却不巧被一旁的小闺女打断:“表嫂,等会儿午膳后我能去你宫里待会儿么?”
陈玉宁和穆兰听见也眼巴巴望过去。
穆九娘一向是跟着姐姐们走,当即也放下点心,歪头看向姜莞。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