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音是全程在状态外,自太皇太后回宫后,宫里孕妇有人接手,她心思都放在了外面。
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为宫里的热点话题,延祺宫的人倒是有所耳闻,但消息传播都是避着延祺宫的人,所以主仆消息难免滞后。
等消息平息了,宝音才知道这件事。
她知道还是从慈宁宫回来派人去打听,无端端被叫去慈宁宫肯定要知道因为什么事。
等知道真相,她顿时无语。
“我捞银子?”
这口锅又黑又圆,她不背。
宫务她可没有插手,虽然内务府变相归她管,但她可没有碰过银子,连让行宫的匠人干活都给了赏赐。
说她借着宫务捞银子就是无稽之谈。
关键是……
“我都开银行了,还能看得上宫里这点银子?”
好吧,这个时代的人并不知道银行意味着什么。
她托着腮想,说到底还是她出手太大方惹来了一群红眼病。
她很无语,之前不是带她们赚银子了吗?有些人不信她怪谁?
九月是丰收的季节,今年雨水充足,靠近水边种植的水稻迎来丰收。
丰收对于昌平各县是好事,但是今年昌平州州府却是一件头大的事。
昌平州下面的密云县今年多了一个钢铁作坊,收铁矿石一事很快以密云县为中心向四周县传开。
不知多少人带着干粮过来开凿矿石,有些更是全家一起上马。
大量人口聚集密云县,给密云县带来了远超往日的繁荣。
本来周围的县也没当一回事,人走了就走了,户籍还在本地,赋税也是交给本地,也减轻了本地县的粮食压力。
只是没有料到走的这部分人在外面赚钱赚上了瘾,不想浪费时间回来秋收,直接让人带了钱回来请人。
本来青壮劳力跑得差不多了,这上哪里去请人?
误了粮食收成,完不成粮税征收说不定今年吏部评定得定个下等。
这可不得了,若是连续得下等下次得发配到一个贫困县去。
可密云县的钢铁厂背后有人,他们也不敢找上门,最后将难题丢给了昌平州府。
昌平州府一听说这事也麻爪了,下面税收不上来他也得受到牵连怎么办?
只好亲自去密云县商议下子,能不能停工十天,让人回去秋收。
和丰还未离开密云县,钢铁厂还未上正轨,他得继续盯着。
昌平州府的人请他去县衙一叙他是没有料到。
密云县令在县衙后院宴客。
酒过三巡后和丰总算是知道这次宴请他过来的目的。
“缺人收粮食?”
“这个好办,请人呐,去别的县城请啊。”
昌平州府和气道:“今年请人怕是来不及,这秋收就这几日,若是错过了粮食怕是冻死在地里了。”
光办路引就是麻烦事。
别看这会儿秋高气爽,再过个十来天一场秋雨气温直线下降。
和丰沉思片刻,“我们厂的火不能断。”
炼钢就是这样,火常年不能断,不然铁料子就废掉了。
“这样,我们厂最近新生产出一批收割机,下地实验后效果还行,不如试一试我们的机器?”
钢铁厂肯定不能只做钢轨,不想办法找财路肯定会死掉。
修轨道是个长期投钱工程,是个无底洞,若是不挣钱养活自己,钢铁厂根本活不下去。
起先钢铁厂是想生产农具,菜刀之类,请示上面后,上面说不能跟民间争利,还指派了任务,让他们生产收割机。
收割机是墨家学院研究出来的,需要靠马拉,马拉动车轮,车轮转动带着齿轮,齿轮带动收割机器将田里的粮食收割。
墨家学院建校后开始研究,研究到一半遇见了难题,还是去宣武门的耶稣教堂请了洋人传教士才帮着解决掉难题。
这边钢铁厂开始生产,那边皇庄的农学院就跟他们下了订单。
收割机还没出现在市面上就先被兄弟单位给消化了。
和丰想的法子就是先借用农学院订的这批收割机。
每台收割机一天收个十亩地是没问题,昌平州山多地少,收割机完全可以补充人力不足。
同时还能请墨家学院的师生跟着,看收割机可有改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