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代表着政治中心,我们修园子,皇上未来会不住吗?”
皇帝陷入沉思。
“皇上移驾园子,相当于将政治中心从京城这个大框子转移到外面来。这就给了商人一个机会,一个接近政治中心的机会。”
宝音托着腮道:“你信不信,只要我说一声涨价,有大把人挥着大笔银子来买地?”
皇帝迟疑:“你是说奇货可居?”
她笑着点头。
“商人买涨不买跌是天性,只要我涨价,再将这地给砍一半,且定时定量放出去一批,就会营造一种地皮属于稀缺资源,这就是饥饿营销,后世商人常用手段。”
她见皇帝皱眉,以为他不想与商人离得太近,便问了一句,“不花一分钱修一座园子,说不定还能赚钱,你有什么不开心的?”
皇帝说出疑虑,“商人与臣子住得近,怕是会私下勾连。”
宝音就问了一个问题,“官商勾结这种事住得远就能解决吗?”
这话问得皇帝哑口无言,去了一趟江南他才发现江南富人之多,斗富是常态,要说没有官商勾结他是不信。
宝音提醒他,“接下来该关注的是这些商人雇人盖房子,得保证来干活的百姓拿到钱,我弄这么大摊子不是为了修园子,是为了经济能够盘活。”
“商人的银子分到百姓手里,百姓再拿去消费,朝廷就能收到税,这关键在于商人不克扣欺压百姓,圣旨雇佣的契书变成卖身契书。”
皇帝面色冷下来,“还有这种事情发生?”
[怎么没有,仗着人不识字,有些黑心商人能将人卖了还要给他倒数钱。]
“若是后世,后世是怎么处理?”
这么大一个工程做下来,朝廷这边也不能面面俱到。
他只能参考后世解决办法。
宝音想了想道:“当地政府会组织人员跟用工单位签订合同,这合同都是统一的,有专门的律师负责,不会让用工单位转漏子。”
“钱也是定时结,不拖欠。”
她思索了一下,“就算未来也有拖欠工钱求救无门的事发生,干脆这次做工都一日一结。”
“做工的百姓拿到钱也能安心。这家做不开心就换另一家。”
皇帝点点头,“你觉得这事该交给谁去办妥当?”
宝音瞅了他一眼,确认他真打算让她举荐人,思考了一下道:“要不让常宁去?”
“常宁?”
皇帝很意外她推荐常宁,“怎么选他?”
宝音耸肩道:“有些人的才能不是放在打仗上,常宁我看着不像是打仗的料,不如让他负责这件事,顺便带带大阿哥。”
她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有想将大阿哥往将军的方向培养,做将军可不是带兵打仗就能想去,还需要统筹能力,多少士兵需要多少粮草携带多少弹、药这些都需要将军来考虑。”
“修园子这样一个大工程,要是跟下来,大阿哥怕是会精于算计,用来统兵怕是轻而易举。”
至于为民做主,这自然有跟过去的官员处理。
皇帝深深看了她一眼,“你倒是与我心有灵犀,我准备让太子跟二哥去勘测一条适合修建铁路的道路,你是直接把老大也给踢出宫了。”
面对他的怀疑,宝音上前搂住他,“我也是心疼你,一个人管那么多事,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完全可以丢给阿哥们去做,顺便也能培养他们的能力。”
皇帝伸手回抱住他,“你看看,我才说了一句,你就有一大堆话等着我。我实在是说不过你。”
说着说着他手变得不老实起来。
“小娘子,今日你丈夫不在家吧?”
宝音“花容失色”,“这位爷,我不是你想的那种人,我是良家妇女……”
“爷又没怎么样?小娘子,你可要好好服侍爷,你也不想那件事被你丈夫知道吧……”
“噗呲……”
“不行,我忍不住了。”
[这台词,小日子味太浓了!]
宝音趴在他怀里笑得不行。
***
苏舜是沿海一走私商船的船员,因前不久的夏季大风,他们一行人被迫躲进了长崎的港口。
话说朝廷施行海禁,对于他们这些走私船来说影响不大。
甚至因为海禁他们的日子反而过得有滋有味。
理由很简单,因为前些年福建两广属于平南王平西王、靖南王、平南王的地盘,朝廷严令海禁可管不了他们。
那会儿的走私猖獗,苏舜也是那会儿卖身给了某个士绅成了走私船上的一员。
他们的船只跟日本交易,一艘船拉满了丝绸和铜钱能换回十几二十万两银子的利润,这谁不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