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26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贵妃吐槽日常(清穿) 第264节(1 / 2)

宝音目光紧张盯着书,等清点后她忙问,“有多少册?”

得知少了四百多册,她有些惋惜。

皇帝捡起一本随意翻了翻,见是农书有些惊讶,里面竟然比他所知还要详细。

“好书,这么藏着是可惜了些。”

宝音深吸一口气道:“《永乐大典》给我,我出一百万两银子召集天下文人以《永乐大典》为基修一套《康熙大典》!”

皇帝露出意外神色,很快收回了眼神将书丢了回去。

作为一个有远大理想的皇帝,定然不会放过文功,他想着修书,只是没想过修哪一方面。

像是《永乐大典》这种,肯定没钱修。

“叫《康熙大典》岂不是拾人牙慧?我看不如就叫《古今图书集成》。”

宝音吐槽:“干脆叫《大清百科全书》算了。”

皇帝一听,顿时点头:“这个名字不错,就叫这个吧。”

宝音有些雀跃起来,没想到他真愿意将《永乐大典》交给她。

东华门的皇史宬是个冷门衙门,算是明清存放档案的地方。

因为木质建筑容易着火,所以这里是少见的砖房建筑。

今日宫里来了人,带着牌子将《永乐大典》都给搬走了,负责看管书籍的官吏心里一咯噔,有了不好预感。

到下午,就有东城兵马司的人过来,调查开国时《永乐大典》的入库书单,因为分不清谁任期期间丢失过书,历届官吏都被带走问话。

最后追缴回百余本,更多是失去了下落。

皇史宬的动荡并未引起什么人注意,今日是去日本水师回京的日子。

朝堂上不少官员都神不守舍,这么大一笔银子,皇上可都没说去处。

总不能全归私库吧?皇上要真这样干,他们就得撸起袖子死谏了!

苏努等人是一脸骄傲,他们这次可是圆满地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本来以为能弄个一两百万银子就很不得了了,谁能想到日本一小国竟然还挺富有。

不说带回来的赔款,就连他们自己都有几万两入荷包。

当然这钱是不能说出去的,等上了岸就找泰山银行换成了银票,轻飘飘的银票贴着胸口放着,很是安心。

一行人进了宫,很快被带到了乾清宫。

皇帝看着呈上来的银票,满意点头。

“尔等劳苦功高,朕不会忘记你们,且回府休息,朕得想一想该给你们什么封赏。”

几人连忙谢恩,等他们退下,现场关于这笔银子的归处开始了激烈争吵。

“臣认为该归国库,这笔银子为倭国赔款,合该归国库,有了这笔银子,就可以免除近几年受灾省的税银!”

“哼,之前受灾区域又不是没赈灾,受灾严重区域本就免除了税款,何来重复免税?什么免全省税,一省受灾也只是个别地区,其他地方又无灾情为何免税?要是照你这样说一地受灾全省免税,我大清少说只能收几个省,这让交税省的百姓如何想,来年会不会谎报灾情?或者干脆炸了河坝,人为制造灾情!”

“你……”

“皇上,臣只是体恤百姓,近些年百姓实在是太苦了,哪怕不免税,免了三饷也好。”

皇帝听烦了,恼怒道:“三饷一事不是已经有了定论,等商税收上来再行讨论,行了,这笔银子你们都不必争了,朕已经下定决心收入私库!”

“皇上不可,这笔为倭国赔款,无论如何也不该进皇上私库才对。”

皇帝脸色冷了下来,“这笔银子用处,朕会用在北方战事上,北方军队军饷由这笔银子支付,户部的银子用在民生上,还有什么疑虑?”

无论何时打仗都是一件耗银子的事,曹操为了筹集军费可是发明了摸金校尉这一官职开辟了官方盗墓。

后面军阀是有一样学一样,没军费就跟前朝皇帝“借一借”。

当然基本上是有借无还。

眼下跟罗刹人,跟准噶尔都得打一仗。

罗刹人还好解决,赶到黑龙江另一边就可。

相比之下准噶尔就比较难对付,因为漠北很大,准噶尔部又不会留在一个地方等死,再加上准噶尔跟罗刹人勾勾缠缠,得了罗刹人火器和粮草支持,想要解决掉准噶尔部叛乱,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朕要打起来,大概得是持久战,国库要耗尽去的银子那是海了去。

既然皇帝要将这笔银子用在北方战事上,朝中官员也就后退一步。

户部官员更是松了一口气,这钱若是到了户部,也多是用在军饷上。

现在看来归处还是兵部。

“臣/奴才不敢。”

皇帝神色缓了缓,“当务之急是先处理秋试后学子游街示众。”

“吏部和刑部尽快派人调查清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