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昌连滚带爬起来站远了些。
亭子里事先熏过,还有淡淡的艾草香。
“热河行宫这边就一个赵昌,这人选得回京后才能找。”
她一听立刻起身,“那就不麻烦你了,我自己派人去办。”
皇帝看着她二话不说起身就走,直接愣住了,还真说走就走啊?
他本来还想套套话,问问她打算用什么招数。
***
清晨,一封信飞快传递给京城,到了京城某个庞大势力转动起来。
宣武门耶稣教堂多出了几个盯梢的人,南怀仁也收到了热河那边的喜讯。
赵昌回信告诉他,会找机会跟皇上说,让他莫要着急。
南怀仁一高兴,又跟留在京城的同伴分享这个好消息。
薛洋上课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洋师傅好像挺开心?”
旁边的人懒散道:“有人问了,洋师傅有一批同伴要进京,京城的洋人毕竟不多,故乡的人过来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薛洋很快转移了注意力,他们的木鸟工作并不顺利,木鸟是做出来了,现有机关还做不到让其飞起来。
木鸟研究一筹莫展,倒是电力的进度喜人。
“郊区说是再竖起电桩,要不要去看看?”
“是清华园吧?哼哼,好东西我们又享受不到。”
“现在改名畅春园了,也不是只那边通电,不是说也供京城这边吗?”
“去不去凑热闹?那边夜晚可亮堂了,不少人跑去摆摊!”
也就园子还没正式盖好,要是建好了可就不允许人靠近了。
薛洋点点头:“去,到时我带两个朋友。”说来有段时间没见金常宁了。
第172章
约好了是傍晚, 薛洋早早等在了东便门外。
东便门这边很热闹,多了一个车站,一日下来乘坐火车的很多, 许多都是去西山做工的。
火车站外面有不少摆摊卖吃食的,大夏天什么最受欢迎,非凉面莫属。
井水冰镇过的凉面, 放上烫过的豆芽,放上调料浇上蒜汁和捣碎的青辣椒,再放点芝麻酱和几粒油炸花生米别提有多香了
这样一大碗面也就两文钱, 再划算不过了。
当然这一碗面分量不算多, 也就二两面,一壮汉敞开肚子吃三碗也打不住。
薛洋要来一碗坐下等人, 面刚放在他面前, 他就瞧见金常宁牵着一个年岁不大的幼童从城门口出来。
幼童衣着华贵, 手里拿着一个冰糖葫芦, 左顾右盼看什么都很新奇的模样。
薛洋冲他喊了一声, 常宁拉着幼童走过来,他这才发现二人身后跟着不少侍卫。
“这是贵公子?”
薛洋热情招呼二人坐下。
常宁拍了拍幼童的肩, “不是, 是我三哥家的孩子, 我偷偷带他出来玩玩。”
薛洋这才注意到这幼童有些瘦得不同寻常。
常宁看了一圈没看到别人, 手中的纸扇敲了一下桌面。
“怎么就你一人?”
薛洋边搅拌边回答:“敏真出不来, 他们国子监管得严,至于我同学下去就结伴去了。”
拌好面后他吃了一大口,看他吃得香,常宁看得有点馋。
他低头问,“小六, 你吃不吃?”
幼童摇头认真道,“奶嬷嬷不让我吃外面的东西。”
“这孩子也太瘦了,不会经常挨饿吧?”
常宁:“前段时间生病了,现在吃药呢,我嫂子交代要有空就多去看他。”
薛洋又吃了一口奇怪道:“你嫂子怎么不自己看着孩子?还有你哥呢?”
常宁低咳了一下道:“他们不在京,前段时间出去玩了。”
薛洋惊住了,“自己儿子生病,你兄嫂还有心情去避暑?这心可真大。”
常宁按住了侄子的头,无声对薛洋道:“是庶出。”
薛洋看看瘦小的孩子,脑补大宅门内争宠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