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神情实在凛然,李沉被这个眼神盯得心底发毛,摸了摸鼻子道:“行行行,我不说了。但是作为朝中的过来人,我好心提醒你一句,不该有的心思就早点舍了吧。”
语罢,他想去拍拍江瑾淞的肩,却被人避开。
“走啦,小江大人,多谢你今日的款待。”徒留江瑾淞在原地,不知想着什么。
第60章 “殿下那时将我拉入麾下时,可也有这般欢喜?”
六月初, 夏意渐浓,公主府内池塘中的莲花复长了起来。
林蕴霏斜靠在亭子的阑干上,手臂垂下去撩花瓣, 楹玉立在她身边轻轻摇着团扇。
暑热催得人出汗,思绪也变得浮躁, 林蕴霏在想谢呈昨日送来的那封信。
今年云州又发旱灾,且较之往年还要严重。
再过几日, 眼看着便是收获早稻的时节,农户们就指着这次丰收过活, 却不幸碰上天灾颗粒无收。
尽管云州太守早有预见地组织众人挖井取水, 但云州已有十余日不曾降雨,地下水并非取之不尽之物, 旱灾还是成为定局。
百姓们急得将州署与各县的府衙围堵起来, 偏偏这种时候动强只会激发民怨, 一时间心有顾忌的官吏们连门都迈不出。
倒不是他们不想开粮仓赈灾, 实在是官府内的存粮也告罄了。
极度缺粮缺水导致哀鸿遍野, 据说甚至还出现了子食老母, 父食幼女这般不忍卒闻的惨状。
更有大批百姓为求得生机跋涉至临近的州署乞求粮食,引起一片混乱。
总而言之,局势恰如汤汤热水,叫涉于其中的人皆感到难以喘气。
地方加急往宫中送去了请求赈灾的信,户部因此开始清点国库,同时文惠帝交代了由林彦负责护送粮食至云州, 且让国师谢呈随行。
将谢呈从高塔中请出来的缘由显而易见,文惠帝这是要拉他去安抚人心。
林蕴霏记得前世也是林彦同谢呈一道去处理此事的, 彼时林彦在那儿顺手剿灭了泛滥的山匪,赢得了一众民心, 自此他夺嫡的呼声让林怀祺一党望尘莫及。
这一世谢呈为何要她也跟去呢?有林彦在场,如何也轮不到她来争取风头。
如若此行她只是去镶边,实在不必劳神折腾。
谢呈不会想不到这些,所以他是知晓什么内情吗?或许是指向林彦的内情?
想不出啊,想不出。林蕴霏费解地叹了口气,最终决定进宫。
*
“你要跟去云州?”文惠帝皱起眉头,愤愤地添了一句,“简直是胡闹!”
林蕴霏来之前便猜到他会反对:“父皇,你且听儿臣说。眼下云州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亟需人力相助。儿臣不想在皇城内浪费韶华,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你有这样的心思,朕很是欢喜,”文惠帝闻言脸色稍缓,语气仍旧不容分说,“但你自幼就被娇养,哪里受得了这番奔波。何况真到了那儿,众人都各有要事,没人能顾得上你。”
“儿臣知晓父皇其实是担心儿臣的安危,”纵然他有千百个拒绝她的借口,林蕴霏有一个能叫他松口的缘由,“但儿臣不怕路途长远,更不惧辛劳。”
“父皇虽派了三皇兄去,可他一到云州便要忙着与官吏们协商大大小小的事务,怕是无法顾及百姓们;而国师终究不是皇室中人,代表不了父皇的心意。”
林蕴霏提起裙裾,刷然跪下,言语铿锵如玉:“儿臣却不同!我作为大昭的嫡公主,此刻应当挺身而出,为父皇、为皇室去安抚与关心百姓。我只消出现在云州,他们便能知晓您对子民的切切之心。”
“此事儿臣义不容辞。”
文惠帝看着她端肃的眉眼,惊觉她似是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
男人默然在殿内踱步,心中将她说的话思量再思量,发现自己竟无言以对。
倘若嫡公主能够现身云州,对于树立皇室威望、笼络民心有百利而无一害。
作为一国帝王的他,是无法拒绝这份请命的。
“父皇,此诚危急关头,无有父女,仅需君臣。”
林蕴霏搬出的最后一句话让文惠帝不再迟疑。
“好孩子,”文惠帝停下脚步,走过来将林蕴霏扶起,“朕为有你这般明事理的女儿感到骄傲。”
林蕴霏垂下眼,清楚他这是答应了:“能为父皇分忧解难,儿臣荣幸之至。”
*
因着事态紧急,林彦带着钱粮先行一步,林蕴霏与谢呈则在两日后出发。
马车是宫里配备的,楹玉将此行的包袱装入车内,一切皆准备就绪。
前途充满未知的险阻,是以林蕴霏没打算带楹玉去。楹玉为此事与她闹了足足两日的脾气,便是此刻也不忘撅着嘴,希望她能改变主意。
然而林蕴霏最终只是拍了拍楹玉的手,说:“你在府中放心待着。”
正当她欲上马车时,宫门外出现了两位并行的男子。
“户部李沉,见过公主殿下,见过国师。”一道慵懒的声线进入耳中。
紧跟着的是熟悉的嗓音:“户部江瑾淞,见过殿下,见过国师。”
林蕴霏的目光在李沉身上打转了圈,前世她与此人有几面之缘。
对方朝她作揖的动作看似恭敬,眼神却明晃晃地往她周身扫,里头存着没有恶意的好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