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到底是谁啊?”
“买个彩票而已,块八毛的, 咋个还能被骗三十万?哪儿来的大傻子?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倒霉男人。”
“你说会不会是**家的?她家那口子就爱买彩票,之前不就听她抱怨过,说这么些年买了几千块了, 就中过五百块,钱都打水漂了……”
这种八卦的传播速度,仅次于那些家庭伦理大戏八卦, 勾得人好奇地不行。
除了第一关注点:到底是谁家的大傻子。
紧随其后讨论度最高的,就是怎么被骗了三十万?不就是买个彩票!!
讨论了三天, 谁也猜不出来。
讨论了三天, 每个人心里都觉得, 自己绝对不可能这么傻, 绝对没有骗子可以从自己这里骗到三十万!
但依旧按捺不住好奇心。
守在了电视机前。
比那些惦记着周五下午几点播放动画片的小朋友都准时。
然后他们就看到潘晓岩戏精表演第一节:
他和主持人一唱一和, 表示:在诈骗节目正式开始之前, 先给大家讲一个暴富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暴富方法,很多人都可以参考,也算是节目组的一点小诚意。
什么?先不讲诈骗, 先讲暴富?
虽然有点骗人进来看的嫌疑,但暴富的方法还是有点想听的。
于是大家骂骂咧咧,口嫌体正直地竖起耳朵。
同时对“诈骗”的警惕降到最低。
主持人都说了,诈骗节目还没开始,先听个暴富小故事!
“那天挺热的,我买了根冰棒,走在路上吃着,发现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
正是夏天,各地都很热,本省更是闷热难耐,吃冰棒就是最舒服的事,听到这个开头,许多人一下就有了代入感。
甚至不少人,正躺在竹凉席上,吃着冰棒,吹着风扇看节目,感觉和故事里“暴富”的人都拉近了不少距离感。
讲到第一条短信。
大家和潘晓岩一起笑骂,傻子才会信。
然后准了。
不笑了。
第二条短信,又准了!
电视机前的观众开始嘀咕了。
甚至还有人嘀咕,“没眼力见哦,这要是抓住机会,不就成百万富翁了?”那可是五百万!
潘晓岩的踌躇犹豫、后悔心焦,演得那叫一个活灵活现,许多人看着都跟着猛一捶腿!觉得这不就是我吗?!
第三条短信,又又又准了!!
电视机前炸开锅了。
看着潘晓岩痛心疾首,一脸“我怎么就错过这样暴富机会”的悔恨,观众表情也是“你小子咋这么不争气”的那种痛心。
就好像有朋友在跟你聊天,说起他跟的领导是个炒股好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要是当初就拿工资跟着他炒股,现在都是千万身家了。痛心疾首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