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吃了早饭,左祖迎送苏安去了学校。 到了学校,左祖迎不肯走,“我也没有上过大学,好奇,嗯,好奇。” “这样,我送你进去,我顺便看看这大学是啥样的。” 毕竟人家又是接又是送的,这么一点要求,苏安也不好拒绝。 “行,走吧,我将东西放到宿舍,带你到处逛逛。” 一上午,苏安带着左祖迎围着学校逛了一大圈,左祖迎难得的安静,目光跟随着苏安,看着她指着一个个地方给自己讲解。 “差不多了,就这么大,其实也没啥好逛的。” 左祖迎抬腕看了看时间, “差不多要到此中饭时间了,我想试试你们的食堂,请我吃一顿饭呗?” “行吧,就我们这交情,别说一顿饭了,当初我去你那夜总会98的果盘都吃了你两,我请你吃十顿也是应该的。” “不过得等一会,我回宿舍拿饭盒。” 两人又走到了宿舍,拿了饭盒去食堂排队,打饭,找了个桌子坐下开吃。 左祖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上次那围你的人怎么回事啊?后面还欺负你吗?” 苏安摇头,“我是那种被欺负的人吗?那是我们宿舍的,你不知道,这学校各种小团体,还又攀比心,反正,哎,我不喜欢。” “上学期,我就想着要办走读,去外面找房子住,后面也一直没空去找,要有合适的房子,我还是想在学校周边租房子自己住算了。” 左祖迎却不赞同,“能在学校住就在学校住吧,至少学校里面安全方面是有保障,外面你也没个认识的人,人生地不熟的,万一有点啥事,那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你要觉得跟她们合不来,你就换个宿舍住呗,找几个合得来的。” 苏安夹着一块土豆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的,“你不懂,调寝哪里是那么容易的,麻烦死了。” “而且,我想要到外面住还有一个原因,我现在的专业学的新闻系,虽然才上了一个学期的学,但对未来的发展也有了些想法。” “之前,你带着我去你那狸梦夜总会认识的那个康哥,你还记不记得?” 左祖迎想了想,“就那个,带着眼镜板正的那个。” 苏安点头,“对,你知道他是干啥的不?” 左祖迎摇头,“那么多客人,他也不是特别的,我哪里记得住那么多。” 苏安意味深长道,“他是新闻广电总局的,我上次跟他聊了一会,心里有些想法。” “你说这南边的一座座工厂大厦拔地而起,随着南边的信息飘了出去,那些个落后偏僻地方的人们,听说南边能赚钱,纷纷都背井离乡扛上行李下南边来了。” “这一批人数量非常的庞大,可以说数以万计,他们过着机器人一样的生活,远离乡村,难以融入都市,他们的情怀得不到慰藉。” 左祖迎目光一闪,“你是想” 第535章 陈红艳搬走了 苏安这么一说,左祖迎心里顿时就明白了。 “你想创办底层打工群体的报刊杂志?” 苏安点点头,“我有这方面的想法,真要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你觉得,我这个想法靠谱吗?” 左祖迎一拍大腿,“怎么不靠谱,太靠谱了,不说现在,未来十几二十年都是打工潮,这些人背井离乡的,除了上班就是吃饭,他们的交际娱乐都不多,除开这两样外,剩余时间也不知道怎么打发。” 苏安也是这么想的,不说八九十年代,甚至两千年后,在手机还不普遍的年代,电视也没得看,唯一打发时间,就是去市场租书摊子上租一本本的书回来看。 同时八十年代末,也是打工文学兴起的年份,九零末到千禧之年更是火爆,火遍了两个年代的知音,读者,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故事会,特区文学,大鹏志等等好几十种,各种五花八门的报刊文艺杂志都是这个时候出来的。 上辈子,钢铁厂大院里面,南下打工的家属们,每次回来都带半箱子书回来打发时间。 而现在,市场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苏安也想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各种农民工的小故事,打工青年进城后的挣扎,枯燥的生活,他们的疾苦,他们的寂寞和孤独,没人在意。 他们吃了各种肉体、精神上的苦,他们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很多人不知道的华国。 苏安就是想创办一个属于他们的杂志平台,为这一群独特的读者,解决他们的困惑、挣扎和迷茫,引起大家的共鸣,寻找人生的目标。 “我目前只是有这一方面的一些想法,具体情况,等有机会遇上那个康哥,得跟他聊一下才行。” 左祖迎快速的扒干净自己饭盒里面的食物,这才抬头道,“这有何难,我给你留意就是了,下次遇上他,我给你约他,到时候我来学校找你。” 苏安眼睛一亮,“那会不会太麻烦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