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从某个角度解读的话,沈意欢的担心确实是这个,但也不止这个。
在沈意欢的人生里,有两个对她十分重要的女士。一个是生她养她的母亲,一个是带她走进芭蕾的恩师。
这两个人除了同样爱护她之外,还有另一个相同之处,她们都为婚姻或者孩子心甘情愿地牺牲了自己的事业。
蒋佩群不用提,她在战场上建立的功绩并不低于沈建中,是受过国家表彰的真巾帼。但为了更好地陪伴、教育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她主动退去了二线。
十七年过去,大家再提起她时,她早就从“蒋巾帼”变成了沈建中的妻子、沈意欢的母亲。
她的确是自愿选择了后者的身份,沈建中和沈意欢也一直感恩她的付出,但这真的足够了吗?
沈意欢永远会记得她抚摸爸爸肩章时的神情,眼里除了自豪、也有落寞。
沈意欢的老师更是如此,她是华国芭蕾有名的奠基人,但因为夫家的要求,结婚不久就退居幕后。
可即使下了舞台,她也依旧专注地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起舞,哪怕只是教导学生。
但在一次意外流产以后,面对丈夫的悲痛、婆婆的逼迫、世俗的规劝,她还是做了离开芭蕾舞界的决定。
沈意欢这些年每有节气都会特意登门拜访她,她过得很幸福,夫妻恩爱、儿女双全。
但她提起芭蕾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到了最后,甚至和其他长辈再无区别,对着自己的学生只剩嘘寒问暖。
那段她们共同起舞的日子,那场产自她脚下的、让沈意欢爱上芭蕾的表演,似乎都只有沈意欢一人记得。
“我害怕的是这个。”这是沈意欢第一次和人谈及这个,她的眼圈泛红,“我害怕有一天,我也会心甘情愿地成为我的母亲、我的老师。”
“所以我以前从不在这些事上动心思。”沈意欢的声音放低,“我知道这样有点儿幼稚,但我就是想着,只要我不结婚,就可以只为自己而活。”
沈意欢的原计划是至少这三年不谈对象,二十五岁前不结婚。她以为她会做到的,毕竟她不缺追求、身边也都是很优秀的同龄人,她从未动心。
但才认识一个月,靳延就硬生生在她严防死守的心口破出了一道口子。
在剧院里,意识到自己也已经对靳延动心、而不只是荷尔蒙的吸引的瞬间,沈意欢体会到的最大的情绪是害怕。
靳延的态度越来越认真,看她的眼神越来越温柔,但她真的给不了他想要的,也不敢再给他打动自己的机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