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鹤唳长安 > 鹤唳长安 第1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鹤唳长安 第117节(1 / 2)

(' 姜离放下帘络,“正是艰难,才更要不屈。”

马车直奔薛府,待回了府,姜离去主院见了薛琦,又将今日争端道明,薛琦听得目瞪口呆,却是道:“太子殿下这么一说就走了?”

姜离应是,“算起来,也有几日未入宫见姑姑了,女儿打算明日入宫一趟。”

薛琦重重点头,“是应该去……太子走的时候,神情如何?”

姜离纳闷道:“算是一切如常。”

薛琦颔首,“好,你只管给你姑姑调养身子,别的你不必操心了,父亲明日也要去一趟东宫才是,行了,你尽管去歇息吧。”

姜离告辞而去,待出了主院,怀夕低声道:“姑娘,薛大人是何意?”

姜离面无表情笑一下,“自然是想明白太子不可能善罢甘休,命案虽定了,可余下还有许多事可做文章呢……”

怀夕张了张嘴,但她哪懂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只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翌日巳时过半,姜离乘着马车往顺义门去。

到宫门外递上腰牌,主仆二人直奔东宫。

待入景仪宫,薛兰时拉着她的手道:“昨夜太子殿下还专门来了一趟,说你医术高明,人也极聪明,若非你发现了最紧要的证据,段家还不知要如何泼脏水给定西侯府,贵妃娘娘知晓这案子后已生了两回气,如今可算是落定了。”

薛兰时拉着姜离说话,姜离往内室看了一圈,直言怎不见安乐郡主李嫣,薛兰时笑道:“如今天气暖和起来,她被安阳拉去宜阳府上玩了。”

姜离一愣,薛兰时道:“哦你还不知,安阳是恒亲王的独女婉儿,虽比嫣儿年长几岁,却是长安城中才德最佳的宗室女,嫣儿跟她出去我是放心的。”

姜离抿了抿唇,“这位郡主我是见过的,在大理寺见过。”

薛兰时丝毫不意外,只了然道,“是去见裴鹤臣的吧?这孩子,这么几年还真是认准了裴家那孩子了,你别说,她挑夫婿只能从世家子里选,怎么看也都是裴家那位最出挑,但可惜,那孩子油盐不进,安阳也很苦恼,但今年二人年岁不小,说不定陛下一道圣旨下去,二人倒也能成好事,总不能抗旨不是?”

姜离微笑道:“请姑姑入内室给您请脉吧。”

先请脉,再施针,两刻钟后薛兰时起身更衣,姜离令明夏拿来纸笔,一边写新的方子一边道:“姑姑身上寒凝已祛除大半,其实如今已足可有孕,只是儿女福源又是也看天意,姑姑继续按我的方子用,剩下的就看天命了。”

薛兰时大为惊喜,“当真?当真身子已调理好了?”

姜离奉上药方道:“虽不比年轻妇人,但也不能称之为病,只要继续调养,阴阳相和,姑姑儿女福源极大,姑姑心境也需愉悦。”

薛兰时喜不自胜,拉着姜离的手舍不得放,待到了外间用茶,又名侍婢们捧来金玉赏赐,姜离自然笑纳了,临走之前,姜离犹豫片刻道:“我并无入内宫之权,可否请姑姑帮忙往淑妃娘娘那里递个话,就说我近两日空闲,能再往尚药局授医。”

薛兰时无奈,“你这孩子,对她们倒很是上心,罢了,我派人走一趟便好。”

见薛兰时答应,姜离便告辞出了景仪宫,走在东宫精致阔达的院阁间,目之所及,大半枯黄的花木已见新芽,旭日当空,和风拂面,眼见是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时光飞逝,虽至今她这薛氏大小姐的身份还算顺利,可她余下的时间并不多了。

“喂”

姜离正若有所思,忽闻对面中庭响起一道清越之声,姜离抬眸望去,便见是宁珏笑吟吟站在廊下,那模样,竟像是在此等了许久。

姜离眉头一皱,下意识往来路看去,宁珏几步来她跟前,“别看了别看了,没人,我怎么可能当着其他人的面找过来?”

姜离知他来意,开门见山道:“宣城郡王如何了?”

宁珏笑意愈盛,“郡王好了许多!最近这三日再没有积食了,我带他去跑马,他比往日多跑了三圈,性情似乎也懂事了许多,我想这都是你的功劳!”

姜离蹙眉,“积食或许是用药的缘故,跑马和懂事,只怕只是他当日心情好,他早年弱疾的症结不会这么快见效的。”

“是吗?”宁珏问一句,直盯盯道:“那也是你的功劳,他不积食了,不难受了,身体舒泰心情自然更好,便也不闹脾气了,真的多谢你。”

姜离还未见过上赶着给自己送功劳的,只道:“你今日来只说这些?”

宁珏忙道,“不,有两件事,一来,后日我要带他出宫,咱们再去私宅请个脉?二来,我姐姐也很感激你,让我好好谢谢你,我便想着,我也不知道你缺什么,不若你自己来提吧,看看我能为你做什么”

姜离不置可否,“现在言谢,还尚早,我也并非无欲无求之人,将来若治好了郡王殿下,自然会请宁娘娘和宁公子帮我些忙的。”

宁珏轻嘶一声,“那按你说的,殿下得调养半年,那岂不是半年之后我才能谢你?这可不成,我宁游之从不欠人情,还有,你怎么又‘宁公子宁公子’了?”

姜离哭笑不得,“那就攒成,或许我会请你们姐弟帮我一个天大的忙呢?”

“天大”二字让宁珏来了兴致,“咦?只要你不是让我姐姐处处让着你姑姑,让我们宁氏处处让着薛氏,那什么忙我都一定帮你!”

见姜离半信半疑,他又道:“我宁游之行走江湖,从不食言!”

姜离认真地看他片刻,点头,“好,那我记住了,后日何时?”

“申时初刻,可行?”

姜离点头,“我定赴约,此地人多眼杂,我就先告辞了。”

她说完绕过宁珏而走,宁珏轻喃一遍“赴约”二字缓缓转身,只等姜离二人消失在宫墙之后,他才一笑,“对啊!这可不就是赴约!”

薛兰时身为太子妃,内内宫递个消息十分简单,以至于当天傍晚时分,宫里便派了前次的内侍出来见姜离,两相商议后,索性定在翌日清晨入宫授医。

第二日又是个晴天,用过早膳,主仆二人乘着马车直奔宫门,入禁中后,怀夕望着迎面而来的一行急匆匆的不知哪个衙门的官员低声道:“姑娘入宫授医也不容易,什么时候也能得个女官当当?到时候岂不能来去自如?”

姜离失笑,“女子入朝为官,在永昌帝一朝都极难实现,更何况是如今呢?不过在那时候,宫中的女官极多,甚至能与永昌陛下一同问证,那时内宫的医官之中,也是女子多过男子,然而永昌帝过世,到了先帝一朝,所有女官都被查革,只在内府留了女官的差事,却也只局限在内府罢了……”

微微一顿,她又低声道:“民间良医入太医署为御医的例子倒是从无断绝。”

说话间二人到了承天门前,早有尚药局的内监在此等候,主仆二人一路往内宫深处而去,待到了尚药局,一众医女早已翘首等候,既然开了头,姜离授医已经不算稀奇事,又因为时辰尚早,金永仁等医官并未同在,如此正合姜离心意。

待入了临时讲堂,姜离道:“先给两刻钟功夫答疑,前次若有疑虑尽可提出,稍后取穴验案,习针灸之术。”

姜离苦学多年,最知学医者难在何处,此言一出,众人一拥而上皆有疑难,待按各自的医案答疑完,竟已过了小半个时辰,望着这些医案,姜离饮了口茶后,道:“前次疑难之症多为妇人之疾,你们在内宫也多为女子诊病,那便按已有的医案,看汤液与针灸如何辩证施治,又如何辅成”

能入尚药局者,自然早读过各家医经针经名篇,姜离以病案入手反是合宜,她首选“青带下”一病案施治,“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甚则绿如豆汁,稠粘不断,其气還臭,所谓青带,青带乃肝经之湿热,肝属木,木色属青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