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鹤唳长安 > 鹤唳长安 第22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鹤唳长安 第224节(1 / 2)

(' 她一时有些惦记这对姐妹,叹了口气,将手中绒花儿全给了和公公。

待回安宁宫,姜离用过晚膳后,便入自己寝处细究那几枚仙丹,她问泽兰姑姑借来瓷盏竹镊等物,先取下小半丹丸碾散,辨出最易辨别之药,剩下的再用清水化开,如此反复数次之后,一枚丹丸内的药材已经能辨出个七七八八。

“熟附子,补骨脂,乌药,泽泻,川牛膝……”

“车前子,桑皮,葛根”

姜离一边分辨一边写,不多时,一张几乎完整的汤液方便成型,忽然,姜离端起青瓷盏轻嗅一下,又喃喃道:“川牛膝,萹蓄……”

她眉头几皱,看着瓷盏内化开的丹药出神片刻,又一转手,继续细究下一枚丹药。

“黄芪、熟地、山茱萸、枸杞……”

“麦冬、制首乌、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夜交藤、猫爪草、石见穿、半枝莲、半边莲、川芎、白花蛇舌草”

这下一枚丹丸,姜离前前后后琢磨了半个时辰,待写完最后的医方,她看着琳琅满目的药材一下陷入了沉思。

因这丹丸中竟有三十多味药,每一味药的药性皆是复杂,医方配伍更是多有讲究,寻常的医家开医方至多十三四味药材便顶了天,那些动辄二三十味药的方子,要么开医方者乃庸医,以多开药材骗银钱,要么,开医方者为神医,在汤液上造诣极高。

姜离盯着眼前的方子咂摸片刻,不多时,又究起下一枚丹药,如此忙到快四更,看着得出的几张医方,姜离入定一般沉思起来。

翌日已是初五,清晨一大早和公公便来皇后跟前报信。

“娘娘,太子和薛琦天亮之前已被秘密押送回来,这会儿陛下停了早朝,正在和袁将军几人商议如何处置,但陛下寿辰将近,应该不会即刻发落。”

一听太子被送回来,萧皇后看向姜离,“这下你可以安心了?太子只要能顺利押送回长安,一切便再无转圜的余地了,等着受审便是。”

姜离的确松了口气,但她不知怎么面色有些沉重,眼下青黑也深了些,萧皇后见她并无喜色,奇怪道:“怎么了?昨夜没睡好?”

姜离摇摇头,“娘娘,今日我只怕还得出宫去一趟。”

萧皇后无奈道,“你这孩子是什么劳碌命不成,罢了,你自去吧。”

姜离似乎没心情和萧皇后打趣,应了声,很快由内侍送出了宫门,待出内宫,她直奔大理寺而去。

时辰尚早,外头的武卫见是她来立刻入东院通禀。

姜离步入值房时,便见裴晏在,付云珩和宁珏也在。

数日不见,宁珏面上仍有颓唐,但比起在祭宫之时已好了许多。

见到她,宁珏强扯出一丝笑意,“陛下虽未下明旨,但我和我父亲的告假他都准了,我父亲倒还好,我在府中待了两日,又见不到我姐姐和小殿下,实在无趣极了,便想着此前好歹查了那么久邪道线索,无论将来如何,如今把这事查清楚了也不枉我入拱卫司一趟。”

他解释完,裴晏上前来,“怎么脸色不好?”

姜离从袖子里拿出昨夜所得医方,“没什么,昨夜的仙丹我都判出医方了,你们所料不错,无量道之中不仅有大夫,还有个医术高明的大夫,但只凭这几张方子,还不足够确认此人身份,可还有别的丹药或者证供?涉及汤液经方和施针之术的皆可。”

裴晏想了想,“有,有不少人提到无量道的确让他们的病情好转,还有几人也被迷晕之后施针”

裴晏去公案之上翻找,不多时,抽出几本文卷递给姜离,“这些证供都有入邪道病患的口述记载,其中有两个是巡防营都尉的证供。他二人一个腿伤残,因此丢了前程,郁郁寡欢之时,也是一个青楼的相好找上了他,他和敏之很像,也被私下诊治过,但后来说起那无量天尊,神乎其神的,他便不敢信了。还有一人是肝病,经历也类似,至于仙丹,目前还未找到新的,我派人去拱卫司走一趟,看看他们有无缴获。”

姜离应好,接过文卷翻看,一边看一边问:“那法阵之事可有眉目了?”

裴晏颔首,“按玄灵道长的说法,如今又锁定了一南一北两片民坊,冯骥和十安带着人摸排,这一两日便会有消息。”

姜离点点头,“既如此,那我先带着这些证供回宫看。”

姜离似乎很着急看这些证供,裴晏心底生出一丝怪异,又道:“还有一事,周瓒已经招了,当年的确是太子在疫病初期便找到了他,让他调配有毒的天兰香,他试验了两日,用了蟾酥毒入香,他一开始不确定是用给谁的,但后来也明白了,既然参与了此事,便再也没有后悔的可能了,那之后便一直暗地里效忠太子。后来郑文汐也中了毒,且怀疑到了那香膏之上,太子便命他配了毒药毒死了郑文汐,对外只说她染了疫病。”

姜离黑幽幽的瞳底终于露出两分神采,“那太好了!”

裴晏颔首道:“太子今日便会受审,一旦他说的和周瓒并无出入,广安伯的案子便可平反了,你可以放心了。”

说至此,裴晏又想起一事来,自屉子里拿出一份卷宗道:“这是我派人调查那徐星所得,里头也有几份医案,你且看看有无异常”

姜离应好,抱着一摞卷宗告辞而去。

她来得快,去得也快,裴晏若有所思,宁珏也觉得古怪,但眼下最要紧的还是纠察那邪道祭祀大阵,便道:“师兄,让我去安业坊和崇业坊搜吧,事到如今,最起码这件事得善始善终。”

他能重整精神,裴晏自然欣慰,当即应了下来。

姜离回宫便在寝房中埋头苦看,直至黄昏时分,淑妃娘娘带着德王来访。

皇后命佩兰姑姑将她唤来正殿,又无奈道:“这孩子也不知怎么了,从大理寺拿了些卷宗回来看,一看就是一整日……”

淑妃知道姜离所求,道:“你快别担心了,太子下午已经招认了。”

姜离眼皮一跳,“认了主犯之罪?”

淑妃迟疑片刻看向德王李尧,李尧道:“认了是他下的令,但是把罪责推到了那周瓒的身上,他大抵是想学肃王,说一切都是那周太医下毒下的太重了,他当时鬼迷心窍,但是没打算让李翊死在除夕,他也想着让李翊至少过了上元节再出事的,但是李翊忽然毒发,令他手忙脚乱,这才有了郑文汐和紫苏的破绽,他还说自己一开始没想害死这么多人。”

淑妃冷笑道:“娘娘您听听,全都成了别人的过错了,这一次谋反,他手下之人死了万余,禁军也折了四五千人,这么多人命全拜他所赐!”

萧皇后道:“那位怎么说?”

淑妃道:“陛下说打入天牢最底层,谁也不准见,还上了嘴笼。”

天牢的囚犯为重犯,多有不怕死之辈,但一般只有咒骂不停对皇帝大不敬之人,亦或者想咬舌自尽之人,才会有嘴笼之刑,因那嘴笼不仅会罩住头脸,更会塞一木棍在口中,姜离在旁听来,倒没想到会给太子上嘴笼。

萧皇后面无表情的,又问:“听说让袁兴武兼任了巡防营上将军?”

淑妃笑道:“是,袁将军那夜奋勇杀敌,据说只他一个人便斩了两三百人,这救驾的头功的确算是他。且那徐钊跟着太子反了,眼下也暂无旁人顶替了,据说徐钊早先因寿安伯付家的事被陛下斥责,后来这半年也未得陛下好脸色,便怀恨在心了。想着太子早晚是帝王,还不如一早立下这从龙之功,便应了太子的拉拢。”

姜离听得冷笑,徐令则背弃付云慈闹下丑事,令付云慈的名声也受损,徐钊表面上请罪认罚十分服气,可不想心底竟怀了恨意,最终走向了这诛九族的下场。

姜离想到这结果,心底不免生出了一丝快意来。

淑妃又道:“袁将军虽要紧,但陛下也不想早早赐他爵位,便让他兼管巡防营,也算极其爱重了,以后这些年,他要成为朝堂之上最风光无二的武将了,封侯也是早晚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