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和离之后 > 第15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54章(2 / 2)

汪伸亦是满面笑意,见面先朝两位阁老深深行礼,知道他们自然会互通消息,此处没他说话的份儿,便也不多说,转身便引路前往御书房。

身后钱尚书果真已经开始告知一头雾水的明尚书:“方才陕西那边八百里加急送来了战报,托俞老的福,我却是先看见的那个。——鞑靼三王子集齐三万兵马绕道欲取渭南,却不料裴世子洒出的斥候早得了消息,便中了他的埋伏,又有榆林万总兵从后夹击掠战,两部合力,不仅击溃了其兵马,裴世子还生擒了那三王子。明大人,你得了一个好女婿啊!”

明尚书听着,又是惊讶,眉宇间又不自觉带了一丝喜气,行走的步伐都快了些许,深深为裴钺高兴的同时,心中已经开始寻找过往案例,以备着在皇帝提出什么想法时能及时提出章程。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御书房。

阁臣们果然已经集聚此处,明尚书也是在这里重新看了一遍战报,才知道了更多内情。

重臣们默默看着战报想象着当时的情况,还有余力感慨一下裴钺不知从哪招的这人写的折子,上来便先自陈罪过:没有在战事刚起时向京城报信实在是因为战机不可贻误,况且当时还在战中,怕战报被敌人截获走露消息,这才在告一段落后才令人传信。

明尚书一看这一段,便在心中默念一句裴钺滑头。照着战报中所写,离双方交战到现在还不到一个月,算上送信的功夫,才一个月出头,已经有如此大捷,就这样还要先请罪,当真是不给人一丝挑毛病的机会。

接着往下看便是战报,亦是深谙向上报告该有的策略,报告里该简略的简略,该详实的详实,让看了一天折子,苦于在各种辞藻中寻找真实情况的阁老们觉得如同在三伏天喝了碗冰水似的,怎么看怎么顺畅,如同看了一封文笔上佳的战事小说似的,看完便知道这场仗到底是如何打赢的,甚至有种自己上也能亲自指挥大军作战的错觉。

待看完详细战报,就更能理解陛下为何这样急切,丝毫不掩饰对裴钺的满意之情,那边战事恐怕还在扫尾,这边已经迫不及待召集内阁集议嘉奖之事。确切地说,对裴钺的嘉奖之事,谁让众人一看便知此战首功在于裴钺呢?

——虽没人敢往陛下身上扯,但去岁边境生乱,丢了大人的将领还是个得过陛下赞赏的,跟陛下见面多些的都能察觉到他从那以后心中总有些不舒服。

如今出了裴钺这个出身名门,之前还没当过差就被安排到金吾卫,又备受看重,可以说是从头到尾一手被陛下提拔起来,偏又这样争气的将领,就好像他之前疑似有识人不明情况的阴影被一扫而空,陛下又成了那个能够慧眼识英才,不拘一格提拔人的陛下。

想到此处,又明知正管这些的礼部尚书是裴钺的岳父,都有人开始担忧陛下会不会在情绪激荡和明尚书不阻拦之下一股脑给出些不合规矩的封赏。

事实证明,皇帝虽然情绪激动,对裴钺亦是欣赏之情满溢,但也还没有到了头脑被冲昏的地步,见众人看了战报,了解了情况,哈哈一笑,指着明尚书道:“裴钺立下这样大功,又生擒了鞑靼的三王子,朕已决意让他回京献俘,这仪式就由你来操办吧,翻翻以往的规矩,可不要太简陋了,有失朝廷体面。”

明尚书微微躬身:“太祖时也曾有大将回京献俘,仪式如何礼部还留存有记档,臣就命人参照那时规制,定然不负圣上所托。”

皇帝点点头:“太祖时国朝刚立,各方面都不富裕,参照规制就罢了,若有以此时眼光看着太寒酸的东西,你就自己斟酌着改了吧。”

明尚书再度躬身领命。

一旁等候着的几位尚书不由侧目,户部钱尚书更是不由暗道:就是因为国朝初立时不富裕,又有打了胜仗安抚民心的需求,那献俘仪式除了用的东西不算太好,各项礼仪恐怕都是顶格或者接近顶格的了。这又得了能自行改用品的允许,那场面还不得被搞得盛大无比?

看来圣上还是对裴家人信任有加啊。倒是现下的定国公,可怜得很,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个透明人,竟没一个人想到他似的。

做给世人看彰显国力的仪式商议结束,紧接着就是对裴钺个人的封赏事宜,耳边听着同僚们的提议及圣上的答复,钱尚书不由无语:这半晌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定国公半个字,这还是裴钺的亲生父亲呢。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