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着这两位一看就是喜不自禁、脚步轻快的贵夫人离去的身影,圆法回身,招手把不知何时跟在了后面的净尘叫过来,随手摸了摸这孩子的头,颇觉手感不错。
随即想到那两位夫人过来时还记得问一句这个不知哪里投了裴小世子缘分的小和尚,颇觉世间事因缘际会,奇妙得很。一个小公子偏偏跟个小和尚有了交际,又譬如说,谁能想到他们这个一向以求子闻名的寺庙,有朝一日竟然是药师佛先被信众重塑了金身?
第105章
战事已毕, 鞑靼大势已去,裴钺不用再担心战况反复,便就不再阻拦消息往来。从战报到京那一日起, 几乎每一日都有来自陕西的消息随着往来的行人一点点传出来, 慢慢引动着整个京城的气氛。
裴家的亲朋故旧得知裴钺立下功劳,过段时间还会回京献俘, 虽然裴钺不在家, 还是有许多人上门祝贺。好在大家体谅无人可以招待, 男客大多都是略坐一坐便离开, 只有亲近些的女客能让裴夫人和明棠亲自出面招待。
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明棠虽然繁忙,却不觉得疲累, 算着裴钺还有多长时间回京, 还有心思陪亦是兴奋异常的裴泽胡闹。
裴泽岁数虽小, 上了这许久的武课,拿着特制的能拉开的小弓箭,也能有模有样的张弓射上几箭。他又是个喜欢人陪着的, 知道叔叔射术卓绝, 自己每天加练不说, 还软磨硬泡,硬要明棠去看他练习。后来想起明棠在猎场时也被人赞过射术, 又要明棠也下场跟他一起练习。
明棠才不愿弄得胳膊酸痛,光明正大让人把□□拿来,上了弦, 轻松一扣便是一道流光闪过。
裴泽抗议未果,只能悻悻放弃,自顾自加班加点, 想着等裴钺回来了,定要跟叔叔一起去打猎,到时候也要露一手。
裴家有裴家的繁忙,朝廷亦有朝廷的事做。封赏、抚恤、操办献俘仪式,与之有关的衙门近些日子忙的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一件事,陈文耀身在户部,做的事桩桩件件都与钱粮有关,自然也逃不开忙碌。事实上,因他毕竟有几分才干,承担的事情反倒还要多些。
若是正常的忙碌也就罢了,陈文耀甘之如饴,多做事才能让上峰更加看重,有机会升迁,但这次忙碌的事情中那无处不在的裴钺二字却让他数次心烦意乱,恨不得昭告天下,他不愿意去给前任妻子的现任丈夫做后勤工作。
但这种话他自然是不可能说出口,也只好一边心中烦乱着,一边尽心尽力把事情做好。
好在家中的事情一切安好,从前若是被冷落时总会有些不满的妻子这段时间找到了事情做似的,并不怎么与他理论,每次他回到家时也是如以往一般尽力服侍好他,让他万分舒心。
思及此处,陈文耀心中也多了几分怜惜,加快速度把今日要做的公务做完,推了一个说定的聚会,临时起意,决定直接回家,陪妻子用一顿晚膳。
吴氏此时却是正陷入深深的震惊之中,失手之下竟摔碎了自己最喜欢的茶盏。
立在她身侧的嬷嬷侧过头不敢再看,心中却也替自家小姐感到凄苦:“小姐,还是得回家跟夫人说一声,看看夫人是怎么个态度,拿个主意才好。”
且万万不能让姑爷先知道这件事。
“那贱人怎么敢这样大的胆子?”吴氏此时真是恨透了雅云,若不是她蒙骗了陈文耀,怀着孕从外宅进了家门,又诞下“陈家长孙”,六年间先后娶了两个妻子,却是都没有孕息,怎么也该有人疑心上是陈文耀的问题了。
也不会像如今这般,便是她回个娘家与母亲说话,母亲都要委婉劝她调养身子,抑或说哪家寺庙求子灵验,你要不要去拜一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