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在不成,撒河里随波逐流也可以。
在城里住了那么多年,二爷不喜欢人多的喧嚣,他打小就被送上山了,在道观长大,后来出于诸多缘由不得不下山,年轻时走南闯北,大城小村都去过,为了生计到处奔波挣钱,大抵命里带财后来又比较走运,做生意挣了一大笔,靠吃老本这辈子竟安稳活到现在——可世俗的生活从来都不是老头儿想要的,他漂泊惯了,没有能落脚的根,他的房子在这里,可心不在,哪天若是走了,也就随心去了。
陈则听得脸都黑了,不想听这些,老东西病糊涂了,不清醒。
二爷看不懂脸色一样,不住叨叨,敲定细节。
陈则没忍住,发了火,与之吵了一架。
恰巧贺云西外出进门,赶上师徒俩吵架的尾巴,陈则怒火中烧,口不择言,那么大个人了,竟跟心智不全的小孩儿似的,无理取闹。
二爷呛他:“我能管你一辈子?是不是走了还得带上你,想死得安心点都不成?”
“谁让你管了!”
“其他人还在,他们都在,以后不也一样。”
“哪儿一样,他们是我师父吗?”
“他们也是你亲人。”
“我爹妈亲人早死绝了,他们算哪门子的亲人?”
“说什么呢,臭小子,你找抽是不是?狗日的,非得犟,老子让你瞎讲。”
“打,你打,往这儿抽。”
“老子就是再活几十年,你也不是跟我过,你以前不是,以后也不是,你本来就是跟其他人过,少来扯东扯西。”
“我他妈跟谁过了?!”
师徒俩扯不到一块儿,搞得鸡飞狗跳,二爷争论不过陈则,瞥见贺云西来了,多半是被气得昏头,拉着贺云西,冲陈则大声嚷嚷:“跟谁?你说跟谁?”
陈则霎时哽住,呛不动了。
二爷骂他:“和年轻的过不了还是怎么,你指着我一个老的做什么,我总有死的那天,就算现在不死,也没多少年活头了,你今天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
不清楚他们到底吵了些什么,贺云西插不进去,干涉不了,倒是二爷火上心头力气大,又扯了下陈则,把人推过来,还说:“不识好歹的玩意儿,一天到晚拎不清,该找哪个也搞不明白?人就在这儿,你还想找谁?”
陈则气得脖子耳根都红了,咬紧牙关,半天才挤出一句:“你脑子有病,今天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第68章
春分前又下了一场淅沥的小雨, 时断时停持续了两晚一天,到春分当日才重归于晴朗,和煦的阳光落进院子, 地面斑驳的潮湿接连消散, 直至任何痕迹都未曾留下。
陈则与二爷的矛盾难以调和, 师徒俩观念各异, 始终不同频。
那天吵完,最终是陈则单方面完败收场,过后这人消停不少,硬气不起来了,老是犟嘴的毛病短暂被压制, 二爷为此极其宽心, 可算是能治他一回,甭提多舒坦。
耳根子清净了, 老头儿乐得哼小曲,咿呀哼哈地唱,走路都带风,久病的脸竟然血气红润,比健康的正常人还更有蓬勃的活气。
架是当着贺云西的面吵的, 有的事不该那么早就放在明面上, 进度太快了, 本来八字还没一撇, 两个人中间那点火星子忽暗忽燃的,一个不上心, 一个不挑明,加之他们起初就并不是特别纯粹,不走寻常路, 且近来糟心麻烦太多,更不该将此往前排——现在被二爷胡乱一通掺和,卯足劲儿狠推了一把。
陈则对着二爷横,总像炸炮似的,但侧身撞到贺云西就哑了,喉咙被堵住了一样,吭声都吭不出来了。
关键他们吵的时候还有别的人在,最近江诗琪和江秀芬都在这里吃晚饭,祖孙两个就跟在贺云西后边,同他从新苑一路来的。
二爷那些话冲击力够大的,就算是九岁大的孩子,也能听懂其中的指向与含义。江诗琪睁圆了眼睛,似是听到了天大的秘密,吃惊地抬手捂住嘴巴,过一会儿自觉捂错部位了,赶紧换一换,改成捂着耳朵,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连忙说:“哥,我什么都没听见……”
以为陈则已经改邪归正的江秀芬更是震惊,那么久了,对他们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原是这种关系,而她却毫无察觉,感到不可思议。
不过江秀芬到底是老江湖,可能是当初陈则和方时奕好的时候见多了就麻木了,愣神后倒没多大反应,只是慢两秒也捂住江诗琪的耳朵,以免小孩子跟着他们学坏,这可不兴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