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微微一笑,正要转头,突然想到什么,又迅速转回去。
沈柠看到另一边的路上,王氏静静的站在那里,似乎也正在看孩子们玩闹。
而在她的身后不远处,好像还有一个妇人在瞅着王氏。
沈柠忍不住揉了揉眼,再看的时候,那女人却又不在了。
呼~
果然看错了吧?
“老爷,您怎么来了?”
周姨娘是看到贾政过来,这才急急迎上的。
“唔~”
贾政点点头,“老太太和姑太太她们在干什么?”
“采荷呢。”
周姨娘笑,“您是知道的,姑太太一直爱玩儿。”
“……”贾政点点头,看向他忘却许久的姨娘,温声道:“你的身体好些了?”
自从那个孩子没了后,周姨娘的身体就渐渐的垮了。
已经好久没有服侍他了。
只偶尔在王氏那里见过。
“近来好多了。”
周姨娘温柔的笑着,“倒是老爷……,看着比以前清减了许多。”
“唉~”
贾政叹了一口气,“近来家中事多。”
好些事,他都没法说。
母亲对他越来越不耐烦。
王氏……不提也罢。
赵姨娘……,一天到晚咋咋呼呼的,他说什么,都只会点头。
服侍的虽好,但在感觉上总是少点什么。
“你也知道,我们二房被分出来了。”
他看向曾经的解语花,“老爷我的仕途又不顺。”
“总会过去的。”
周姨娘道:“我相信老爷。”她用曾经崇拜的目光看贾政,“而且姑太太回来了,她一向与老爷的感情更好,您在家多歇歇,多跟她说说话,慢慢的,总会好的。”
老太太也一向疼爱姑太太呢。
有姑太太帮着老爷说话,那就不一样了。
贾政听明白了她的意思,忍不住抓了她的手,“晚上……老爷我到你那边去。”
第122章 外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从杨万里的《小池》到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再到秦观《纳凉》,荷花诗一首接一首,让小小的黛玉、宝玉、长安、迎春、探春大开眼界。
就是跟着服侍的王熙凤,听着岸边的笛音,再听姑妈和大嫂李纨、大妹妹元春有如信手拈来的荷花诗,那羡慕就别提了。
只可惜,她不会。
“蜻蜓蜻蜓~”
林长安指着那个飞到小荷上的红蜻蜓兴奋不已,“娘,它就是你说的那个调皮小蜻蜓吗?”
“哈哈,小蜻蜓都挺调皮的。”
贾敏笑着扯住儿子的脖领子,一把把他扯回来,“不过它们有翅膀可以飞,你可没有,给我回来吧!”
“哈哈~,哈哈哈~~~”
众人观小表弟的样,忍不住大笑。
王夫人听着刺耳,正要转身,就又听探春在惊叫二哥,连忙回头。
迎春笑着扯住宝玉,“你也没翅膀,小心着些吧!”
“二哥哥,你笑就笑,干嘛要蹦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