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是这么说,但鸳鸯可一点没听出来老太太现在对邢夫人的不满。
“听说这次凤丫头身边的平儿也在帮衬,明日记得也赏平儿一月的月钱。”
平儿这样的丫鬟并不缺一个月的月钱,但这是老太太赏的,那便是荣誉,鸳鸯自然是连忙应下。
由此也可见,老太太别看平时都在屋里待着,可府里发生的事,没什么能瞒得了她老人家,平儿的帮忙,鸳鸯可没特意指出。
等第二天王夫人知道迎春得了老太太库房的东西,平儿得了赏钱。
“老太太这是在做给我看呢。”
王夫人闭上眼,林家,史家,两家的姑娘没一个安分的,但凡史家的姑娘像宝钗一样节俭持家,或是薛家还没有落魄……
可王夫人也不想想,林家史家又何曾看得上她家?薛家要是没有落魄,又何须到京城来搏一搏,卖着笑?
“太太,姨太太和宝姑娘来了。”
王夫人睁眼,脸上慢慢露出笑容,“快请。”
**
新年,元宵,大小年一过,筠哥儿要回归课堂,林如海回归朝堂,而方三娘也要赴任广东了。
“娘,您路上要小心,要记得按时吃饭,压力不要太大,就像您之前当做爱好打发时间那样,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
方三娘把筠哥儿抱在怀里,身后还跟着三位女眷,分别是司庭温师巽,以及两名女史。
女史之一是一位宫廷出来的宫女,本家姓张,入宫后赐名月华,出来后嫁了一户商人做了正头娘子,家中对她也很是满意,尤其是她的规矩德行,对于商人而言,她的言行举止,才是他们一家所需要的敲门砖。
但在她生了两个女儿没有一个儿子后,家中对她便愈发不满。
因此听说有位女性侍郎在招司庭和女史,她便毫不犹豫报了名,且为了稳妥,直接报名了女史,并且尘埃落定前,根本没有告诉家里。
如今家中得知她又在贵人身边做事,态度对她又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便是对两个女儿,也更加用心了。
而另一名女史,则是孔将军家的女儿孔柔,如今看看十六,已经订了婚,但性子却一点也不柔,且为人极其有主见,听说方三娘当了女官在招人,当即就表示要跟着方郎中干,这是她的新山头,啊不是,是新老大。
可以说,孔姑娘能入选,是走了点后门的,家里人是希望自家女儿能外出历练吃吃苦的,既然知道女儿改不了爱好和性子,那就该选一条路让她有所成长,他们不可能让女儿去军中历练,那去广东跟着种地,在孔家父母看来,就刚好。
而孔柔的未婚夫,对此并没有意见,孔柔并没有直接偷跑去边关,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他也正好趁这三年加把劲,靠自己考取一个功名,总归他们这样的人家,晚一点成婚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