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因此更加上心了几分对于广东这边的农作物情况。
也没有说有了政绩就马上离开这片穷地方。
等筠哥儿他们到的时候,就得知方三娘现在在港口。
“大人在港口那边巡视,运气好能从一些偷渡的商人手中买到海外的新作物。便是官方的出海队伍,大人都有去接触,拜托他们帮忙留意番邦的种子。大人说,既然番薯是从外面传进来的,那指不定还能从外面发现更多的作物。”
至于为何有些是偷渡的海商,便是因为大燕一直以来的海禁政策了。
张女史道,“这些从外面带回来的,都会在大人单独开辟出来的田庄里试种,没个两三年的观察和研究,是没法最终确定能都推广开来的,番薯到现在没出问题,只能说是运气好。”
毕竟,有两位农业大才,大才也只是农人,没有执法的权力,而很多时候,没有权力,是无法很好的推广或者控制作物的,所以说,番薯的传入,在之前的官府没有关注干涉之下,没有出问题,是真的运气极好。
所以如果可以,还是由官方,先行试种才更安全,因为普通百姓,并没有能力兜底。
“可要我带小公子去找方大人?”
筠哥儿看出张女史忙,摇头,“不用啦,多谢张大人,我等娘亲回来就是,不耽误你们。”
他们刚到,也累,倒不如休息一天,明天也去看看港口的海商。
海商啊,赚的都是赌命钱。
张女史虽然没有带筠哥儿他们去见方郎中,但是她清楚无论筠哥儿不去是因为贴心他们,还是自己累了,筠哥儿到了的消息都该及时告诉方郎中。
于是便让府中的小厮赶紧去了港口递消息。
温司庭在外游走,张女史守家处理内宅,孔女史性子大大咧咧,却见识不凡,番邦语言学得快速,留在方郎中身边跟海商和外商交流。
经过一年的磨砺,孔女史性格其实也沉稳下来不少,得到了消息也是先跟着方郎中先处理眼前的问题。
等处理好了,才给方郎中汇报。
“下人说是小公子的武师傅一路护送这来的,身边有小厮,还有一个凌公子,和小公子差不多年岁,让下人单独找了间院子住进去,一应待遇不能低了公子。”
方郎中擦完了手上的水,笑道,“我大概知道凌公子是谁了,是得好好伺候着,挑几个机灵的,嘴严的丫鬟伺候。”
孔柔并没有见到凌小小,也不知道三公主的性格,所以并不能理解方郎中想到了什么。
只是等回到府邸,见到那个凌小公子红着脸给喊方三娘方姨……
哦,是害羞的小姑娘啊……
小姑娘……
女娃?!
孔柔长大了嘴,妈呀,这哪家的女娃子啊比她还能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