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74章(1 / 2)

(' “臣……”

如今的朝堂本就在太上皇迁宫之时有过调整,林如海等人趁机发难,只要不蠢的,到后面都能看出当今的目的——重开丝路。

也由此,让他们看到了当今实际掌权后的政治风向,陛下,不是个愿意守城安分的,也自然,不是一个脾气好欺瞒的。

而礼部,只能任自己倒霉了,谁让当初,太上皇禅位后,你们一言不吭呢?当时可以说时机不到,不敢。

那太子出生后呢?立太子后呢?你们礼部一直装傻不跟,那就是政治不正确了。

礼部,刘尚书,只能说,输得不冤。

而鸿胪寺,则将锅毫不犹豫扔给了礼部,偏生礼部还擦不干净,因为礼部自己就是黑的。

但是百官为什么不继续深究鸿胪寺?

因为重开丝路,向西跃进,并不是一个好差事,这个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一个不小心,真的会因公殉职的,哪怕带着部队代表国家,都还有水土不服呢,水土不服,严重是能要人命的。

而若是鸿胪寺真有能力带回来金银,带回来异国志,如此大功,抵了罪又如何?人家凭本事让人闭嘴的。

早朝上没有争论出一个绝对的结果,但那只是还需要流程,还需要……大佬们再详细的商讨,而不是代表,礼部过了这一关。

等黛玉回到京城的时候,鸿胪寺事件已基本平息。

礼部礼部与鸿胪寺,太常寺等的权责重新做了相应的区分,例如在之前,官员衣着是否得体这种事情,也是鸿胪寺在负责,现在重新交回给了礼部自己。

礼部尚书抄家,查抄出其私自收取异国回扣,窃国之财,数百万两,判处斩立决。

但哪怕是礼部的其他人,也没有敢为其求情,因为……还需要尚书大人大义,担大部分责任,只能借刘尚书头颅一用了。

礼部内部的官职又是一番调整,礼部尚书之位空缺,由原礼部侍郎郭大人升尚书,而原太常寺卿宋然,补礼部侍郎空缺。

鸿胪寺如今真正独立。鸿胪寺卿不受礼部管辖。

如今的鸿胪寺主要负责的就是外交事务与番邦事务。如外国使臣的吃,住,行,文化引领,我国形象的宣传保持,还有对他国文化,舆情,风俗等的了解,记录……

而鸿胪寺内部,又专设一出使队伍,专门负责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

但这个队伍,却没有多少人敢加入,哪怕他们知道,他们这一次能逃脱,是因为有了出使丝路的这个方案,但仍旧有人看不清形式,或者不愿意吃苦,不愿意看清,固执的以为,是因为谭亚禅和林如海的揭发和告密,才导致了现在的鸿胪寺如此“危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