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当今若是以教化为大义,让儒生官员去琉球开办书院教导百姓,让琉球能尽快有可以参与科举的学生,官员根本没有借口能反驳,若是不愿意,就只能推举其他人,死道友不死贫道,毕竟,谁愿意在乡旮旯过清贫日子呢?
太子虽小,却是从小在朝政中耳濡目染,对于当今的教导,很快就领悟了其中的道理,并且能举一反三,“琉球既然算得上重新开始,父皇,有些我们想改革却不能着急的,能不能提前在琉球试试呢?”
当今眸光一闪,十分惊喜的看着自己的小儿子,脸上的欣喜根本掩盖不住。
当今道:“你想法没有错,却想得太少。”
“琉球那边,无论是税收还是其他,近几年,琉球和内陆都不可能一样,百姓需要缓和,在这样的背景下,那里其实不是最好的试点区域,和内陆的情况差太多了,就像现在的律法,对勋贵太过优待,但是在琉球那里,本来就没勋贵,只有官员,一开始就针对官员?不可能的。”
“琉球现在最主要的,是让百姓彻底归心,而现在的儒家话语权,是你以后要慢慢解决的。”
“你以为,林筠提出报刊,是为了什么?”
当今拍了拍太子的脑袋,“你还小,还没学到你小老师的走一步看三步,什么时候你知道你的小老师到底都掌握了多少东西,谋划了多少,朕就可以试着让你监国了。”
太子瞪大了眼,他根本不知道林筠背着他干了多少事情,在太子看来,林筠以前在翰林院是出了名的摸鱼啊,就只有对他的时候认真,愿意加班,原来,他不是林筠唯一放在心上的吗?林筠背着他还有他爹吗?而且,明显是给他爹背地里都办了不少事情了!瞒着所有人呢!
太子嘴一瘪,嘟囔,“不是说好了筠筠是给我的吗……筠筠他不听话。”
当今见太子的模样,哪儿能不知道自家儿子的心思,捏了捏太子脸上的肉膘,“别想着逼问他,你还太小,他能教你儒生对朝堂的影响,已经出乎朕的意料了。”
“你是太子,是他以后的君主,但臣子也有择君的权力,越是心有沟壑的,他们越是骄傲,你可以选择打碎他们的傲骨,逼他们臣服,但你得到的,却永远不会是你最初看上的天骄,甚至你还会因此,不知不觉落入他们的陷阱。”
“君臣之间,也是要有君臣之义的。”君臣父子,何其相似?父皇的错题本还在那儿呢,在他看来,感情都是相互的,君臣能压制臣权,可若想臣子真心,君主又怎能吝啬自己的真心?
当今既是在点太子与林筠的相处,也是在点太子的为君之道。若是先皇还在,必然会选择更为霸道的教育方式,但,在当今眼中,先皇成也霸道,败也霸道。
太子拧着自己的小眉毛,哼哼两声,不情不愿的应了,心中却是有些委屈筠筠有事情瞒着他,明白道理是一回事,开解自己又是一回事。
当今知道,太子应了就不会反悔,就代表听进去了,剩下的,就要太子自己恢复了。
当今不做人的,把问题扔给了林筠。当今想着,林筠应该能安抚好太子吧?
于是林筠今天拿着书准备教学的时候,见到的,就是看到他后,垮着个小脸的小太子。
林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