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看着提前一步的大王子,看着自己被安排,却只能咬牙笑着答应。
因为,当今听了大王子的安排,很是开心,“好,好!明熙嫁到南齐,有二位兄长帮衬,朕也更为放心了!”
大王子心思这么多,脑子赚得也快,真好,不怕大王子聪明,就怕大王子不聪明。
王室中太聪明的嫡长子,可少有好的结局。
南齐的国王,还年轻呢。
正是因为不愿意放权,才会不立世子。
大王子办得越好,南齐王想得越多。
毕竟,若是南齐王真的信任大王子,就不会让三个王子一起来大燕了。只有统治者,才更了解统治者。
在京城提前先办一次婚礼,出乎了探春等人的预料,但南齐的忠心都表得如此体贴了,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虽然在京城办,略显仓促,但永远不要小瞧一个朝廷的底蕴。
京城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红灯笼,流水宴从宫里摆到了主街道,主打一个,与民同乐。
没有哪户官员,会吃饱了撑的嫌麻烦,不来参加婚宴。
除了官员,当然少不了亲友。
黛玉惜春等人自不必说,这一次,贾府老太太,贾政,宝玉,红玉,赵姨娘母子都来了,连贾兰都来了,除了王夫人。
赵姨娘看着红衣凤冠的,风华绝代的明熙公主,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
赵姨娘聪明吗?聪明,不聪明就不可能在荣国府生下贾环还能与王夫人分庭抗礼,不聪明,便会是默默无闻,任人宰割的周姨娘。
可赵姨娘有大智慧吗?没有,不然也闹不出那么多的笑话,贪图各类小便宜,可能怪她吗?她已经在她的眼界中,做到了许多人做不到的地步,不过是在挣扎罢了。
但是此刻,赵姨娘没有缘由的,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她的女儿探春,她再也见不到了,但她不能哭,因为,她已经不是她娘了,早就不是了。
或许,这才是她们母子,能衣食无缺的根本原因。
赵姨娘没有去想为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探春到底要做什么,但是她只是本能的,拉住了贾环,硬生生笑道,“环儿,公主出嫁,可不要贸然上去打扰了。”
那是公主,也只能是公主,忠襄伯府出的公主,和低贱的她们,不能有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