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百官的注视,父皇的压力,晋王就差龙王歪嘴,做作的一个踏步站了出来,高声道:“父皇,儿臣有奏!”
“说。”作为一个皇帝,必须要有良好的素养,以及——不得不被迫稳定的精神状态。
晋王如同已经获得了尚方宝剑,“父皇,如今那些卖国求荣的晋商已除,北蛮今年过冬的物资定然会紧俏,一旦冬日来掠夺我朝百姓,必然会比之前更为谨慎,更为强势,以减少损失。”
“北蛮如同倭寇骚扰东南沿海一般,一直劫掠骚扰着我朝北方百姓,如今内奸已除,正是我朝士气高昂的时候,不同于海军还需要操练培养,儿臣请旨,进军北蛮!”
晋王的地图终于翻完了!这是要打仗,把北蛮彻底纳入我国地图啊!
这好吗?如果可以,必然是好的。
但是,反反复复在强调的一个问题,钱!
全国上下多少个地方,哪里不需要钱?还有各类天灾需要预备的物资和钱粮,国库在户部的眼中,永远是那么的缺钱,听到晋王的意图了,户部的人当时就红眼了,饶是林如海,想到户部的存粮,也不禁摸了摸脑袋,没有注意到王尚书看向他的,复杂的眼神:林侍郎这才在户部多久啊,竟然也有秃发危机了,还是他好,全是假发,根本不怕掉!
“晋王殿下,户部没钱啊!哪里能够承受得了打仗的需求!”
不需要尚书和侍郎亲自出面,这种战术性的户部反对,已经成为常态,无论做什么,只要要钱,户部是都会有人出来反对的,这是户部一直以来的规则,所有人早就习惯了,所以晋王听后眼都没眨一下,听都听腻了。
却不料户部的官员出来表态后,还有其他人,跟着表态,“晋王殿下,这不仅是余粮的问题,晋商大规模的落马,北蛮怕是早有准备,此时不是最好的时机啊。”
“笑话!你懂打仗还是我们武官懂打仗?晋王说的才对,现在我军士气正盛,又有对晋商的不满做加持,现在才是好时机。”
“不错,”武官接二连三站了出来,“兵贵神速!”
很快,就演变成了文武官员双方的较量。
到最后,文官再能说,大燕也不像大宋,文官能完全压制武官甚至在军中监制武官,只是拼专业问题,武官不带怕的,于是文官也只能拿出劳民伤财来说事。
晋王此时站了出来,笑得很是不怀好意,“本王怎么还记得,前些日子,才抄家了不少,都是北方百姓的血汗,用他们的赃银,来给我朝来个胜仗,彻底稳定北蛮,让百姓不再流离失所,这才是用到了实处!”
这时候,陈侍郎却站了出来,“殿下,那些钱粮的确已经入库,但若是想一举拿下北蛮,彻底平定北蛮,不够。”
晋王呵呵道:“侍郎言之有理,可是本王想问了,若非那些豪强士绅,还有那些个贪官污吏的纵容,窃国,北蛮的冬日哪儿有那么好过?哪儿能有那么多的底气来骚扰劫掠我们的百姓?”
“若不把他们打痛了,打服了,苦的可永远都是百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