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家父子二人又腻歪了半天,才转而说到正事,当今虽已经老了,但一双眼睛,仍旧凌厉。
“科举该开始松动了。”短短的一句话,背后却隐藏着腥风血雨。
太子明显早就有所准备,没有一点诧异的道:“田学士那里已经就位,随时可以发送文章,引导舆论。”
“倒是诗社,因为其性质,这次不宜干涉太多……”
当今如同眯眼蓄力的巨虎,看似有一搭没一搭的听着太子的一条条布置,实则稍有疏漏,当今便能立马抓住,而后给出建议。
这样的大事,合该提前和朝中的几位老大人提前商讨一番的。
但,当今也想趁这一次,看看朝中,那些个官员,到底是个什么立场,屁股往哪儿站。
不怕官员不向着皇帝和储君,只怕官员只向着利益,也不怕官员不聪明,读死书,就怕读得太精,完全只顾“儒教”的利益。
林如海已经是户部尚书,原户部尚书如今熬不住了,在国子监养老教学生,什么,你说致仕?不能再户部这个卷王厂干,还是能在国子监教教书发挥余热的,古代王朝,可没有早退休的说法,那是逮着能臣使劲的薅。
不出意外,在皇帝当朝提出,明年的科举,要增设算经科,农科的考场后,整个朝堂,炸成了一锅粥。
“陛下!书生学子们寒窗苦读,如何能在这个时候改科举啊!”
这是改科举吗?不过是加了一门而已,愿意考就考,不愿意也没人逼啊。
“陛下,科举应当考圣人学说,儒家经典,如何能考商贾算账的算经啊!”
你是没看见户部的人眼睛都要冒火了吗?户部的,哪一个不学九章?哪一个不精通算账和经济一道?
你摸着你的这些年上调的薪资对户部的冲啊!
“陛下,自汉时以来,武帝罢黜百家,以儒术为尊,又经千年的衍化,儒家学说早已融入方方面面,从启蒙到科举,学子所学皆是儒学,如今陡然要考其他科目,这让天下学子如何作想?”
太子看了眼说儒学融入方方面面的官员,有些看不懂这人到底是那一边的了,还是纯粹读书读傻了?不见得吧,读傻了还能聚集在这个朝堂人精的中央?
只有最前面的一两排大臣,一个个神情肃穆,却没有轻易开口,甚至有的暗自瞅了瞅上座当今的状态。
当今的精力愈发不足了,现在很多的奏折都是内阁提出方案,再交给太子批红,当今也不过闲暇时候随机抽取几本做个检查,以及当太子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再自己动手,太子,已经是常务副皇帝了,虽然只有十五岁。
而这样已经开始权力大规模下放的当今,直接在朝堂上,没有任何预告的甩出了这一张王炸。
老大人们心有所感的对了一眼,再看在朝堂上气定神闲的太子,几乎都明白,这是当今和储君早就商量好了的,以及——这是当今在给储君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