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把朕乖孙给朕带到宫里来,然后和林子懋一起,去处理后面的事儿,朕在后面给你们兜底。”
太子弯腰拱手应是,低下的头颅,掩盖了太子唇角的弧度。
而在昭华公主这一把火添上后,小说家,名家等接连出现,在报刊,在诗社,在茶楼,斗得热火朝天。着实让不少吃瓜群众,过足了瘾。
终究是皇权时代,又有了那么多年的铺垫,宣传渠道的把控,迂腐的儒生,或者说,眼里只有利益,不愿意改变的儒生,以及那些个官员,终于还是撑不住了。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山东有人前来告御状,状告——孔家。
状告孔家欺男霸女,状告孔家放印子钱,状告孔家强买强卖,状告孔家随意生杀……
状告孔家,曾侵吞数次灾银……
孔家在山东的地位,实际的影响力,不比皇帝低,毕竟天高皇帝远,而他孔家,是地头蛇,还是盘踞千年的地头蛇。
哪怕是王朝落败,哪怕是外族入侵,他们啊,滑跪得快得很,以至于现在,其实到底是不是孔夫子的后人,还真不好说。
至于南孔北孔,如今早就是北孔的天下了。
但现在,群情激愤。
“这样的孔家,还要意思打着孔夫子的名号,教导圣人之言,我呸!恶心!”
“孔夫子还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呢!现在的孔家,干孔夫子何事?!”
“孔家,衍圣公,简直是侮辱孔夫子!”
“如今儒家的风气,就是被他们给带坏的!”
“听说了吗?当初晋商叛国,朝堂中设计的贪官老爷们,不少都是儒家的!”
“……”
这些话,哪里像是平常百姓能说出来的?多少带了些私人恩怨。
有多少是朝廷的水军,有多少,是浑水摸鱼,趁机报复的其他学说,已经分不清了。
但是儒家名声的败落,已成定局,且锅,顺理成章,给了孔家自己。
儒家不会一蹶不振,毕竟儒家这么多年的传承,底子早就比别人更深厚了。
尤其是,现在的儒家,程朱理学,再如何固化,再如何不好,放在当下,也依旧有人能学得很好,依旧能比其他学说,出来更多的有才之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