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看着黛玉有些青涩的脸庞,贾敏满腔柔情,摸了摸她的发髻,想着幸好黛玉还小,可以慢慢来。
“若是你想和璟哥儿往来,并无不可,但必须依礼而行。”贾敏给黛玉划了一条线。
黛玉谢过了贾敏,给林璟写了信,林璟收到信有些惘然,更为自己因此产生一丝窃喜而自我鄙夷。林璟想了一天一夜都没想明白该如何去做,但他还是凭借自己的感觉行事,那只言片语的书信,那一撇一捺,透露的是真情实意。看着书信,他便觉得心安。
第44章 第二次救他
从设立科考后,乡试就是最容易出现舞弊的一场考试,因为乡试就是“分水岭”,只要考上,那就是名成利就。
建宁六十年南直隶的乡试被爆出舞弊是在揭榜那一日,江南文风盛行,能参加乡试的都是翘楚。且这些秀才们考前喜欢凑在一起吟诗作对,对他人的水平基本都摸得七七八八,也大概猜出谁能上榜,谁会落榜。这次中举的人中,排在中后面的多是盐商弟子。这本也没什么,盐商富裕多会聘请名师。只是其中有一人名柯然,最是肆意风流,在乡试前就放出话来说自己一定能中,果不其然,榜上确实有他。
有生员认为主考官和副考官泄题,次日,生员在金陵府衙前静坐聚集,要求查明真相。学政出面安抚,可却被生员打伤,巡抚便下令把闹事的生员关押起来,这下捅了马蜂窝了。文人争做歌谣联语嘲讽这件事,更有甚者,有生员前去京城告御状。
建宁帝大怒,让南直隶总督和巡抚共同审查,必要彻查该事,挽回天下读书人之心。查到了是有盐商之子包括柯然从主考官崔旻那里买到了题目,崔旻拒不承认是自己泄露了题目,便由锦衣卫押送到京城,由刑部再审。柯然作为重要证人,也一同前往京城。
但半路上崔旻因伤势过重而病逝,死前仍不承认自己泄露试题。但他的下人检举说是他的贴身小厮和他的妾室勾搭在一起,共同盗取了试题,卖给了盐商。其妾把试题缝在崔旻官服里面,崔旻在考前住在考场的时候,下人趁机把试题取下来卖给生员。至于,崔旻知不知道这件事,已无法查到了。
本以为事情就到此结束了,谁知道到了京城之后,柯然却翻供,称是受到了巡抚华敬的刑讯逼供,故意诬陷崔旻。柯然甚至拿出了印有华敬私印的手书。这下子察无实证,终不能定论。建宁帝各打五十大板,革去了柯然的功名,不许再参加科考,崔旻因身故便不再追究,巡抚华敬被贬官,另有数十位官员受到了牵连。
虽然面上未查出结果,但建宁帝暗中已经得知了真相,庄王准备利用崔旻小妾和小厮的私情盗取试卷,故意诬陷林海的侄孙林丛默,但林丛默阴差阳错被薛家打伤,未曾参加科考。庄王也就袖手旁观了,谁知道小妾和小厮胆大包天,擅自卖试题给生员赚钱。
至于柯然,他确实是无辜,只是太过于锋芒毕露,有人便利用他陷害崔旻,后陷害华敬。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好儿子端王,利用他在刑部当差的便利,刑讯逼供柯然,为得就是崔旻那个礼部左侍郎的位子。诚王管着礼部,也不是吃素的,让柯然反口拉下了亲近庄王的华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