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彬对他手下的兵看管很严,不曾让姜璟见过,姜璟更不知晓赵彬到底有多少人。
他听晏先生提起先帝曾整治过吃空饷这件事,只是没想到短短十几年,这件事又上演了。
这不是小事。
兵部每年都会派人核查人数和饷银,可赵彬还敢这么做,可见他和兵部勾搭在一起,而兵部尚书是王子腾……
“贺卫氏还说了什么?”姜璟想问一下细节。
贾琏想了想说道:“贺卫氏打听出来,冒领军饷这事是从赵巡抚来宣府后才出现的,军中的人很是感激赵巡抚。”
“贺卫氏说她夫君和熟识的同僚一起喝酒时,提到赵巡抚满口称赞,说多亏了赵巡抚,他们才能多拿一份钱。”赵彬并不曾独吞饷银,而是把一部分分给士兵一部分收入自己的口袋,既收揽人心又富了自家。
这事便有些棘手了,处理不好甚至会引起哗变,因为查出清楚吃空饷这件事,军士的钱势必会减少,若是不满闹事,可威胁到宣府的安危。
姜璟起身说道:“你随我去见晏先生吧。”
晏先生听完之后,沉默了良久,才和姜璟说道:“当年先帝整治京营吃空饷这件事,武力镇压了许多人。京营兵源充足,可也降低了京营的实力,花费了几年才补够人数,恢复往日的战斗力。”
“宣府是九关之一,这里士兵生活又困苦,大部分人都指望这些银钱,若是取消了,无疑断了其财路,定会心生不满。一旦哗变,宣府有危,你我都会成为罪人。”晏先生一番话让贾琏听得心惊肉跳,他原本还得意抓到赵彬的把柄,可现在才知道抓到的是个双刃剑。
“你写信给陛下,让陛下裁度吧。”晏先生说道,“其实只要把军士的军饷提高上去,他们也更愿意名正言顺拿银子,即使查空饷,也不怕什么。可这事,咱们做不了主。”
晏先生打趣姜璟一句:“幸好你老丈人是户部尚书,照顾你这个女婿,否则从户部要钱可不容易。”
现在刚入腊月,过了年后,内阁要集体商讨一年的开支,结了上一年的支出,商讨本年预算。
若是想让内阁多拨一笔军饷,正好可以趁此。
“其实只要把昧下的银子过了明路就可以,军费不会增加太多的。”姜璟说道,“内阁还能不同意?”
“哼。”晏先生冷笑一声,“宣府兵士饷银增加了,那其他地方呢?也得增加吧,这可不是一大笔开支,与其一同增加,不如减去,保持均衡。”晏先生很是了解内阁做派。
“说不准内阁要把这笔银子要回来。”晏先生面露讥讽,“内阁都是文官出身,养尊处优的,那懂边关的苦。”
这样做看起来没错,却想让人骂人。如今士兵的饷银已经许多年没涨过了,可这物价却一直在涨。
“就看陛下有没有魄力增加士兵的饷银。”姜璟说道。
“回头,你继续对外说贺卫氏是你外室,别打草惊蛇,稍有不慎,或有生命危险。”晏先生并不是恐吓贾琏,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不共戴天。
贾琏也有些后怕,觉得自己太大意了,连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