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事经由焦碌的口传入太子耳中。
太子罕见问一句:“你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置?”
焦碌心中纳罕太子的询问,因为往日太子从没问过他有关各类事宜的意见,他也从不在太子面前表露自己的观点。
可如今太子却愿意听他的意见,是觉得这件事棘手吗?可随着太子在政务上逐渐娴熟,很少有让他觉得棘手的事。
焦碌微微弯腰回道:“这事还得取决殿下您的态度。”
是继续为姜府撑腰,迫使赵夫人丢个大脸前来道歉,还是顺着台阶而下,促使姜家做个大方人原谅赵家。
太子只是想敲打赵彬,可也没想和赵彬把关系弄僵,如今赵家闹得人仰马翻,已经是给赵家一个教训了,最好的法子就是,太子暗示一下姜府差不多可以了,姜府屈就一下自个,给赵家一个台阶和脸面,赵家顺势给姜家道歉。
焦碌心里想着,但太子却没有这么做。
他只是问焦碌:“不就是拒了她帖子吗?我在这里住着,自然不能随意让人出入。”
焦碌心里嘀咕,就是司徒渊不住在这里,按着黛玉的脾气,也不会接赵夫人的帖子的。
似是看到焦碌欲言又止的神情,司徒渊便问道:“有什么话别憋在心里,直接说。”
焦碌便说道:“林淑人拒帖子的时候,让人和赵府下人说她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见的。”说完,焦碌便倒吸一口气说着:“也不知道赵府的人怎么说林淑人的,她往日可是最和善可亲的了。”虽然黛玉脾气不算小,但焦碌知道黛玉心肠极为柔软,司徒渊当年带着他在安平公主府上的时候,黛玉对他们看顾的很周全,并且从不曾看低他这个下人。
太子闻言眉头微蹙:“林淑人不是刻薄之人,她一直抻着赵家定是有原因的。”太子似是喃喃自语,“咱们只是听说赵三背后诋毁林淑人,可具体什么话,咱们却不知道。”
他们都陷入一个误区了,觉得是女子之间的口角,以为赵三不过是心生嫉妒辱骂黛玉,可这么看来,赵三肯定说了不该说的话,导致黛玉必须压赵家一头。
“当日除了姜家、赵家的人,还有知府夫人杜氏。”焦碌回道。
“钟知府是个谨言慎行的,听说他妻子也是出身江南名门,想来不是愚钝的,且看看杜氏如何。”
早在事发那一日,杜氏在心里犹豫许久,才和钟知府说了这事,钟知府闻言脸色有些凝重。
杜氏有些迟疑说道:“要不要打听一下,赵三姑娘虽然跋扈,但这些话到底是谁传到她耳朵里,还有这些话到底是不是空穴来风。”
“这事不仅牵扯了姜国公府、林阁老、赵巡抚,还有太子。”钟知府正色说道,“只能是谣言,若是我们差人打听,倒显得我们多在意这事,反而引起他们不满,倒不如漠不关心这事。再说了,太子现下可在姜府住着,若谣言为真,他此举就是打姜家的脸,太子可不是这么昏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