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这样的。
黛玉并不认同这样的解释,他是太子,他可以不来宣府,他也可不巡幸边关,可他偏偏要剑走偏锋,偏偏要以身入局,偏偏要拿宣府作为一颗棋子。
黛玉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和晏先生说道:“钟知府那边派人将非宣府籍的人看管起来了,我等下派人去瞧瞧。”
这些流动人口,有商人有小贩有僧人有道士,身份复杂,难保里面没有探子。
“好,你也别来城墙,这边危险,有我守着,你放心。”晏先生宽慰黛玉。
“兵卒可还听您指挥?”
晏先生轻笑:“若是掌控不了他们,我就白活这些年了。”
从城楼回来之后,黛玉没去自己府上,直接去了知府府上。
钟知府知道自己在兵事是有所不足,因为便将指挥将士的事交给了晏先生,自己做好后勤辅助的工作,比如调度粮草,筹备兵器。杜氏耳濡目染对这些也都了解。
黛玉到的时候,杜氏正组织人手组装守城的器械,这些器械都是拆分保存,防止有人偷拿偷用,待到用的时候,再组装起来。
见黛玉过来,杜氏忙道:“小心一点,别划伤了。”
黛玉小心翼翼绕过一堆器械,露出好奇的神色。
杜氏笑道:“原本我也不懂这些,如今也是熟了。”
“我听到有战事了,坐卧不安,我家老爷就给我找了些事做,心里反而安定下来了。”杜氏一边让黛玉坐下一边柔声说道。
黛玉看着院子里有条不紊的景象,心里也宽松了几分,问道:“杜姐姐此前经历过大的战事吗?”
杜氏回想一下笑道:“经历过的,不过都没这次严重。”
探子已经打探到了,这次带队的将领是哈兀歹,是鞑靼排名前三的将领,看样子是势必要将宣府纳入囊中。
第129章
听到是哈兀歹率兵前来的时候,晏先生的神色一下子凝重起来了,难得的沉默起来,钟知府是个敏锐的人,自然是察觉到了其中不妥之处,便问道:“来的人很棘手吗?”
晏先生微微颔首说道:“这个人原先名声不显,跟着鞑靼可汗的护卫,十年前在狼山之战中一战成名,此人作战风格凶悍,性子也极其残暴,喜欢虐杀战俘。”
“为何这些年没听说过他呢?”钟知府问道,他任知府后,也没少下功夫了解鞑靼。
“鞑靼也并非上下一心,铁板一块。”晏先生解释着,“他与鞑靼大哈敦家族有矛盾,这些年一直被打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