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红楼]贾璋传 > [红楼]贾璋传 第12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红楼]贾璋传 第120节(1 / 2)

(' 父皇年纪大了,继续这样辛苦下去还能活几年?

倒不如退位养身体,反正只要兵符玉玺在手,几十年余威仍在,就没人敢藐视太上皇。

尤其是收债,这可真是个烂摊子。

新君还记得太上皇在他请安时突然来了这样一句话:“皇帝刚登基,内帑里也没多少余钱,手头也不宽绰。你去把文武大臣们欠国库的银子收回来吧,朕做主,一半归国库,一半归皇帝花用。”

彼时新君刚刚秘密会见过杨宗祯和张泰维,正是头昏脑涨的时候。

听到太上皇说出来的坏消息后,更觉心烦意乱。

新君知道文武大臣欠的这笔款子,也知道自己若想要有作为,亲政后就一定要把这笔银子收回来。

可是他也没想过要这样急切地去索要欠银。

古人云,事缓则圆。急切行事必然没有什么好结果。

太上皇嘴上说的好听,好像他有多心疼儿子一样。

可若真心疼他这个儿子,怎么不把内帑打开给他几两银子花?

新君一边腹诽,一边笑着答应了太上皇的吩咐下来的事情。

此事一出,文武必有怨怼。但是他也能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不服膺他这个新君。

最重要的是,他还没硬气到能够拒绝太上皇建议的程度。

不过新君还是给自己讨了一道保证:“王公勋贵,多为我家眷属。若是有人进宫哭诉,恳求父皇格外开恩……”

太上皇道:“春夏换季,朕偶感风寒,见不得客人。”

新君这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儿子多谢父皇体谅,为此事烦扰父皇,是儿子不孝。”

太上皇端坐在榻上,脸上带笑道:“皇帝哪里不孝了?你的谦逊孝顺朕是知道的。朕看了某些人的请安折子,对朕说什么唐玄宗、宋高宗,朕知道他们这些人全都是别有用心之辈,绝不会信他们的话。”

“朕老了,是心甘情愿逊位的。诸王里没人比皇帝出色,朕自然会选你做皇帝。皇帝事朕至孝,朕都看在眼里,也知道朕绝非那些乱国误民、逊居后宫之辈可以比肩的?”

太上皇先是拿着折子的事情敲打了新君一番,又把这高帽往新君头上一戴。如此双管齐下,新君这个做儿子的还能怎么办?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道理亘古未变。

作为从乾元帝手中接过皇位的儿子,新君除了孝顺二字外别无他计可施。

至于觊觎太上皇的丰厚内帑,那更是不可以宣之于口的事。

毕竟太上皇已经“大方”地做出了决定,收回来的欠银分新君一半,这笔钱的数目非常可观。

至于能不能把欠款收回来、收债过程中会不会遇到阻力等问题都与太上皇无关。

因为太上皇已经把收债的包袱扔到了新君头上,这些问题,也只需要新君一人考虑。

第93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夜黑风高预备抄家

从荣庆堂离开后, 贾璋带着雪檀、黄柏两个,领着高彬训练出来的的家丁前往外院府库。

五十万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人少了可抬不动。

看守府库大门的几个家丁见到贾璋带着一群人气势汹汹地过来后, 胆战心惊地上前道:“小的们给三爷请安,大晚上的, 三爷怎么来了?”

贾璋敏锐地发觉到他们的反应不太正常, 遂给雪檀使了个眼神, 然后笑吟吟道:“老太太要用银子,嘱咐我过来取钱。”

那过来搭话的家丁心理素质很差,几句话下来, 他腿肚子都开始发抖了。

但他还是勉力向贾璋插科打诨, 以此拖延时间。

心里却暗自叫苦。

往日里后院太太奶奶们用银子, 都是吩咐底下人来取的,怎么今日三爷亲自过来了?

这可真是糟糕透顶的事!

因为恐惧, 这几个家丁没有注意到雪檀悄悄离开的事情。

待到雪檀回来后, 贾璋心知雪檀已经派人封锁了外院府库的所有出口, 便也没心思和眼前这几个小喽啰虚以为蛇下去:“雪檀黄柏,把他们拿下。”

看守府库的几个家丁听闻此言,肝胆俱裂,纷纷喊起了冤。

但贾璋对此充耳不闻,只挥手示意属下行动。

看到贾璋如此决然的态度后, 这几个家丁里面有心怀侥幸继续求饶的,也有看清局势想要反抗逃跑、怒骂不休的。

不过即便反抗, 这些人也逃不了。

高彬训练出来的人全都是个中好手,绝非这些花拳绣腿的家丁所能比较的。

在绝对的实力压制下, 这些家丁很容易地就被贾璋的人拿下了。

没有半个人反抗成功,也没有半个人逃出府库跑去通风报信。

贾璋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感到奇怪。

高彬训练小厮家丁时十分严格, 那些吃不起辛苦的人在训练进行到一半时就被退货了。

贾璋对那些吃得起辛苦的人更是舍得下本钱,顿顿都供给精米肉食,赏钱也十分丰厚。

因此这些家丁个个忠心耿耿,拳脚娴熟,长得也是人高马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