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嬷嬷捧着清爽可口的鸡汤云丝面过来给黛玉吃。
刚刚黛玉还没吃完饭,田嬷嬷和两位接生嬷嬷都担心黛玉生到一半儿没力气,因此都劝着黛玉多吃两口补充气力。
黛玉只觉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酸痛感一阵阵袭来,下半身都好像痛得没了知觉一般。
黛玉忽然想到了贾敏。
母亲生她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痛苦吗?
都这样了,那两个稳婆还说孩子不折腾三奶奶,三奶奶可真是好福气云云。
那么,被孩子折腾的母亲会痛到什么程度呢?
她心想,母亲真是伟大。
能满怀期待地生下孩子,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
黛玉身上浸满了汗水,就在她感到疲惫时,她突然听到贾璋的声音。
“皎皎,我回来了!”
他在焦急之下竟叫出了黛玉的小字。
而他整个人趴在产房门口,额头上沁满了汗水,眼睛亦有些红肿:“我就在外面等着你,你一定不要害怕。”
黛玉忽然觉得自己很安心,身上也凭空多出一些力量来,她按照稳婆的叮嘱使劲,心里却很安稳。
从七岁到如今,贾璋陪伴了她大半个生命。
对黛玉来说,有他在,她就觉得安心,觉得脚底有根,觉得自己不是浮萍,永远都不会四野无踪迹。
就在这时,产房外的天空上,乌云缓缓退散,阳光普照四野,仿佛是在昭示着什么。
而产房内的稳婆惊喜地道贺:“三奶奶大喜,是个哥儿,孩子很康健!”
在稳婆的巴掌声和儿子清脆的哭声中,黛玉任由自己昏睡过去。
她实在是太累了,已经没力气看孩子了,等到她醒来后,一定会好好看看她的宝贝菱儿的。
第167章 水墨丹青晕染画卷,初见菱儿喜笑颜开
夜半时分, 黛玉终于从昏睡当中苏醒了过来。
灯火葳蕤,贾璋的眉眼显得格外温柔,黛玉见他也在, 疑惑地问道:“三哥哥怎么进来了?”
贾璋打开食盒,端出温热的红枣雪梨银耳汤, 拿银匙舀了一勺, 吹凉后喂给黛玉喝:“所谓阴阳冲撞, 不过是怪力乱神之语,皎皎怎么信起这样的胡话了?”
他忖度着,难道是有人胆大包天, 竟敢趁着他不注意对黛玉嚼舌根子?
黛玉与贾璋心意相通, 一眼就能看出贾璋想多了。
她正了正抹额, 喝了一勺贾璋喂到她唇边的温热甜汤,在缓解嗓子里的干涩后, 黛玉解释道:“这事儿是我在蓉儿媳妇怀鸿哥儿时听说的, 哥哥莫要错怪了好人。”
贾璋听黛玉这样说, 才止住了自己的联想。
在黛玉喝完汤后,他放下了白玉小碗和银匙,问黛玉道:“王太医刚刚为你诊过脉,说你身体没什么问题,只是有些亏空, 需要好好地补一补才行。”
“你现在觉得难不难受?如果不舒服一定要告诉,我好让人去请大夫过来给你诊脉。”
黛玉只是有些累, 生孩子时的酸痛感觉已经过去了,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因此摇了摇头道:“你放心, 我还好,没什么不舒服的, 我们的菱哥儿呢,把他抱来给我看看。”
贾璋说了声好,然后让紫鹃去把孩子抱过来给黛玉看。
紫鹃点了点头,很快就走了出去,没过多久,两个乳母跟在紫鹃身后,抱着孩子走了进来。
紫鹃做事细心,她知道黛玉会担心小少爷,也会担心乳母不够老实,更会担心小少爷不喜欢这两个乳母。
因此她把两个乳母全都叫了过来,好方便黛玉施恩训话,避免这两个乳母做事不尽心,亦或生出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出来……
贾菱的两个乳母年纪都不算大,全都三十岁左右,平日里行事稳当,性情也颇为忠厚。
最要紧的是,这两人都是荣府家生子出身,是绝对不敢吃里扒外的。从某程度上来讲,这两个人还算可靠。
事实上,黛玉已经观察这两人观察三四个月了,按理来说,他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是事关自己的亲生孩儿,就算这两个乳母再好再稳妥,黛玉这个做母亲的也很难做到全然放心。
所以,对黛玉来说,紫鹃的做法非常贴心,也非常合乎她的心意。
听完两位乳母的回话后,贾璋和黛玉都点头表示满意。
夫妻二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敲打完这两个乳母后,又吩咐紫鹃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赏赐给她们。
他们赏赐这两个乳母每人两匹青色缎子、二十两银子、一对银手镯并一对金耳环,这些东西看着不打眼,但全都是这两位乳母能用得到的东西。
直接喜得这两位乳母眉飞色舞,连忙行礼谢恩道:“多谢三爷、三奶奶的赏赐!”
而黛玉此时也把孩子接了过来。
裹在五福如意暖缎襁褓里面的小孩子脸上红彤彤的,柔软得让人不敢触碰,黛玉觉得她的宝宝好像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抱孩子的时候颇有些小心翼翼。
刚出生的孩子还没长开,其实并不太好看,但黛玉却觉得他十分可爱:“三哥哥,瞧我们的菱哥儿,他的额头和嘴巴长得都像你,以后他一定很俊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