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红楼]贾璋传 > [红楼]贾璋传 第20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红楼]贾璋传 第208节(2 / 2)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选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才是那个急功近利的幸进之人。

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一点儿也不奇怪……

其实周东野对首辅之位没有半点顾恋之心,也和李汲这个老对手有关。

在看到李汲的凄惨死状后,周东野连着做了好几天噩梦。

再想到先皇和今上联手拔除瑞王一党时,其他三位阁员都在玉熙宫伴驾,只有他一个人高卧家中。

这意味着什么,简直不言而喻。

皇帝已经不信任他了。

先皇和今上看他和看李汲也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时候还不思退就晚了。

他最好还是识趣点,把绍治帝想要的首辅之位给让出来,拿着绍治帝给他们家的好处,老老实实地归乡养老……

至于周党……

众人因利而合,因利而分,本也没有许多情分!

他周某人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里还有时间关心党羽门人?

管好自己家这一亩三分地,已经很不容易了!

杨宗祯走到周东野值房门口,整理衣冠后,敲门问道:“首揆,您老人家可在?”

周东野的声音在值房内响起:“宗祯来了,快请进。”

门被人从里面推开,杨宗祯本以为开门的人会是中书舍人,没想到居然是周东野本人。

杨宗祯迎了上去:“李舍人怎么这般惫懒,竟然劳动您老过来开门?”

周东野笑道:“是我不让他来开门的,几步路而已,算得上什么劳动呢?而且你是贵客,我亲自过来开门,才能显出我对你的重视。”

杨宗祯听周东野还有心情开玩笑,心里颇为感慨。

不论如何,周首揆的心态还是很好的。

大起大落之后,依旧能够心静如湖。

这一点还是很值得他学习的。

杨宗祯来周东野这边,是来劝周东野不要致仕归乡的。

这是阁臣尚书主动上书,请求致仕的必备流程。

阁臣上书请求皇帝批准致仕,皇帝不准劝其留下,其他阁臣也来相劝,然后阁臣再次上书请求致仕,皇帝再次不准,其他阁臣再次前来相劝……

一般情况下,这个循环要重复三次,皇帝才会批准该阁臣致仕,再赐金放还阁臣,并赐予退休阁臣应当享有的退休待遇及荣誉加衔。

这是阁臣尚书们应有的体面。

若没走这个流程,就代表皇帝已经厌弃了此人,恨不得他立刻离开京师。

这个表态不但会影响阁臣致仕后的生活,还会影响到该阁臣儿孙后代的前程。

若皇帝没有极端仇视某人的话,他是不会这样做的。

绍治帝和周东野相处得还算不错。

虽然绍治帝不信任周东野,还有打散周党,把周党精华纳入保皇党的计划,但他对周东野这个人并没有什么意见。

没错,他是厌恶贪官,周党内部的蛀虫也确实没少贪。

但是周家的家产并不算多,周东野就算贪了,也比不过标榜自己是清流领袖的李汲。

他派东鸾卫查探过,和前不久刚被他抄得一干二净的李家相比,周家的财富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如今周东野又这般识趣地递上了请辞折子,绍治帝心里很满意,自然会给周东野体面,不会故意让他难堪。

在收到周东野的折子后,绍治帝就批复了不准,又在大朝会时劝周东野不要请辞,言辞谆谆,态度十分恳切。

不了解绍治帝的人,还以为他真的想要挽留周东野呢。

不过,周东野并没有被皇帝的言辞迷惑。

他先是磕头谢恩,后称自己年迈,不若退位让贤,如此才能安心云云。

而在大朝会过后,杨宗祯就来周东野这边儿,劝他留在京中“努力多加餐”来了。

周东野听到杨宗祯的话后道:“我去意已决,你就别和我说这些客套话了。”

“我这一去,大概就不会归京了。你若觉得我这个前辈还算不错,就过来与我手谈一局吧。”

听周东野如此言说,杨宗祯也不与他装假,直接走到棋桌前笑道:“还请元翁执黑。”

周东野没拒绝杨宗祯的好意,他捏起黑子,一棋落定:“我知道,你是棋国高手,所以我就先行一步,不和你客气了。”

这一局棋下到晌午时分也没有分出胜负来。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