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红楼]贾璋传 > [红楼]贾璋传 第21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红楼]贾璋传 第218节(2 / 2)

虽然绍治元年的进士们什么都不肯说, 但是涉事勋戚总不能放着这些人不管, 半点消息都不向这些人打探。

但凡这些人里面有一个能被他们说动, 透露信息,或是临时反水,咬那上疏上谏的主使一口,他们就赚大了。

不肯说也没关系,反正请酒席、打茶围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打点一次太监的花费, 都够请这些小官十个来回了。

就算没人肯说,他们也蚀不了多少银钱。

对这些欠债勋戚来说, 拿几百银子,赌这些小官反水的可能, 还是很有价值的。

不过,比起其他平平无奇的小官, 还是贾璋这位绍治元年的状元、首揆杨宗祯的徒孙更有价值。

这些涉事勋戚想要打探消息,是绝不会漏掉贾璋这个重点人物的。

毕竟这些涉事勋戚都听说过翰林院那边传出来的流言。

前些日子陛下看折子看到一半,就命陆大伴前往文渊阁召贾璋前往玉熙宫觐见,在贾璋抵达玉熙宫后,陛下和贾璋又密谈了小半个时辰。

君臣二人具体谈了些什么,根本没有任何人知道。

根据他们收买的小太监传出来的消息,贾璋离开玉熙宫时,表情并不难看,甚至透露着一丝愉悦之色。

由此可见,陛下和贾璋密谈的内容,对贾璋来说是好消息。

通过这些已知的信息,再加上天子门生联名上奏、恳请陛下收缴国库欠债这件事情流传出来的时间,他们能推断出来不少信息。

首先,陛下召见贾璋前看的折子,很可能就是那份谏议陛下收缴国库欠债的联名奏折!

其次,陛下这次收缴欠债的心意可能很坚定。

通政司的人说了,贾茂行的名字就在那封联名上奏的奏疏之上。

甚至,贾茂行本人都可能是这次绍治元年进士联名上奏的主使之一。

对于他来说,陛下收缴欠债的心意越坚定,他就会越开心。

所以,贾璋离开玉熙宫时脸上露出来的愉悦表情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有不少涉事勋戚在背后大骂绍治元年的进士。

极个别的几位甚至直接在家里跳脚,跟清客相公点名道姓地大骂贾璋和叶荆作妖媚上,骂他们放着好好的太平日子不过,提什么乱七八糟的国库欠款,惹得他们进退维谷,果然是竖子小人!

他们杨门都是文官,上上下下都只是随大流借了三两五两银子,本就没借多少钱,在还是景王的陛下被太上皇委派收缴欠债时,杨宗祯就督促杨门上下把欠国库的银子给还上了。

他们贾家宁荣二府前些年毁家纾难,早就把欠款还完了!

如今宁荣二府已经从因还债所导致的家业萧条中缓了过来,日子同样好过得紧。

贾璋和叶荆他们身上没有还债的压力,自然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以大义凛然地向陛下进谏邀名了!

但贾璋和叶荆他们到底想没想过,他们这些勋戚的日子有多难过?

多少人家都已经开始拆东墙补西墙了,他们哪还得起几十万两的大窟窿?

难道要让他们典房卖地,破家还债吗?

那还不如让他们去死!

哼,这些以直邀名的竖子,分明是存心让他们过不好这个年!

恩准文武百官向国库借钱贴补家用,分明是先皇布施恩德、减少贪弊的仁政。

怎么今时今日,这一切规矩就都要变了呢?

要知道,他们借的钱里面,有不少钱都花到了先皇和娘娘们的身上。

如今陛下要收缴欠债,难道还要收缴那些花到皇家身上的钱吗?

若是这样的话,那朝廷的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而这,也正是他们想要找贾璋打探消息的根本原因。

这些涉事勋戚想知道绍治帝收缴欠债的决心到底有多坚定,想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继续拖延的机会。

除此之外,他们还想知道绍治帝是不是会一刀切,连他们各家借来后花到皇家身上的钱也全都要回去,如果陛下在这方面能够宽容一二的话,那他们还能松一口气。

如果贾璋知道这些涉事勋戚的想法的话,他一定会告诉他们什么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既然掌权当国的人已经变成了绍治帝,那先帝的规矩就已经不作数了。

什么先帝的恩德仁政?当今圣上怎么可能会放在心上呢?

若真是利国利民的良策仁政,绍治帝说不定还能容忍一二。

可是任由文武百官从国库借钱这件事,本就是先帝邀买人心的举措,根本就称不上是良策仁政,甚至有些误国误民。

都这样了,绍治帝怎么可能继续容忍下去?

更何况,绍治帝曾在收缴国库欠款之事上吃过亏,本就厌恶那些拖欠债务,不肯还钱的勋戚,所以他才不会管这些人的心情,更不会管他们借钱后给先帝和宫里的娘娘们花了多少银钱。

他只在乎他们能还上多少钱。

在绍治帝看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