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红楼]贾璋传 > [红楼]贾璋传 第26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红楼]贾璋传 第268节(1 / 2)

(' 除此之外,黛玉、贾母等亲人长辈亦有丰厚赏赐赐下, 绍治帝还封赏贾璋的独生女儿贾葵为静安乡君。

所谓封妻荫子,莫过如是。

朝中之人见此情景, 又有谁不羡慕贾璋呢?

而在实学派内部,叶士高这个师父也在争取利益。

在实学派每年都要举行的清谈会上, 叶士高在辩论后突然发难:“事功兴发之时,常常为人所讥。唯有三五年后, 功效显现,才能彰显兴发事功者的苦心。”

“茂行初言河政与束水冲沙法时,在座诸公中,也有人反对他,说他太过激进、冲动的。”

“但现在,茂行做出了这样的成绩,其功之巨堪比李冰!此时此刻,尔等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叶士高这样说话,不是为了炫耀徒弟,更不是为了给贾璋出气。

这些想法太幼稚了。

或许,三四十岁的叶士高八成会有这些想法,会去做这些事情。

但五十多岁的叶士高绝不会做这种事。

所以,叶士高说这些话,主要还是想借着贾璋治河立功的大势,拔高贾璋在实学派内部的地位。

虽说,即便没有治河之事,他徒弟也是实学派的青年翘楚,更是实学派大儒们寄予厚望的年轻学儒。

可若能自己当家做主,谁又愿意做那劳什子的青年翘楚、未来希望?

直接当实学一派的代言人,掌握话语权与释经权,岂不比什么被大儒们寄予厚望年轻学儒强得多?

叶士高当然希望自己徒弟现在就能上位。

实学派内部的学者们全都感受到了叶士高的来势汹汹。

但当他们看向坐在上首的杨宗祯时,杨宗祯垂下眼皮,阖上了自己眼睛。

他好像睡着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杨宗祯只是在装睡。

杨门与实学派是有重合的地方,杨宗祯本人同样是实学派内部举足轻重的领袖。

可问题就在于,杨宗祯本人不是实学派的魁首。

杨门与实学派,同样不是完全重合的。

甚至朝中还有一小撮实学派官员,站在了杨门的对立面。

若非如此,叶士高刚才就不会翻旧账,指出有人在几年前反对贾璋治河纲领的事了。

而杨宗祯心里,对实学派人士反对杨门之事,又怎会丝毫不满都没有呢?

如果杨门能侵吞实学派,杨宗祯绝对会乐见其成。

所以,杨宗祯默许了叶士高的举动。

而他的态度,让很多人产生了联想。

他们觉得,叶士高的突然发难,很可能是杨宗祯亲自操盘的。

或许首揆他老人家不想继续容忍实学一派游离于杨门之外了……

想到这里,实学派学儒低下了自己的头颅。

在与思孟学派的对抗中,实学一派始终处于下风。

若不是杨宗祯、叶士高、贾茂行祖孙三代师徒,实学一派根本没有压过思孟学派比肩的机会,更不会有学派大兴、变成盛朝显学的美事。

他们已经享受了人家给予的好处,现在人家过来要账,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总不能拿好处时喜笑颜开,过后就翻脸不认人,把自家狐假虎威、搭顺风车的往事全都抛诸脑后吧?

更何况,就算他们想做这种不要脸的事,也得看看对面的人是谁。

杨宗祯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默默吃亏?

想想罪臣李汲的下场,再想想张、苏二位阁老在杨宗祯手里吃过的亏,他们就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毕竟,与张泰维等人比起来,他们这些人又有几斤几两呢?

所以他们没有反抗,而是直接选择俯首称臣,并按照叶士高的心意,承认了贾璋在实学派内部的地位。

或许这就是叶士高的目的吧!

这些人心想,贾茂行变成实学派领袖,叶士高这个老师与杨宗祯这个师祖在实学派内部的地位,自然就不言而明了。

在这之后,杨门与实学派也能自然而然的融为一体、合二为一。

任是谁都想不到,这件事情的起源,只是叶士高觉得自家徒弟做得太多、分得太少,才兴出了在实学派内部为土地争夺利益的念头。

而杨宗祯也没有反对这件事。

事情的原因就是这样简单,但是没有人会相信。

人只会相信他们自己愿意看到的事。

即便事实是那样的明显,他们也不会愿意相信的。

不过,对贾璋来说,这些人的做法并不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