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东南闽州。
“看这里, 闽州。”贾敷看着贾敬, “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贾敬颔首:“嗯, 知道。东平王的封地所在。”
如今四王八公这些老勋贵, 多是当年与太祖皇帝一起起事, 获得爵位。
而四位异姓王,除了军功卓越,在亲疏远近上,与其他公侯相较,也与太祖皇帝亲近许多,虽是异姓,但还是有血缘姻亲关系在。
初封四王,即为“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北静王”,皇恩浩荡,世袭已有两代。
今日寻贾敷的,便是第二任东平郡王,梅君台,算起来,与他们的父亲是一辈。
贾敷点点头,“闽州这块地方,就是当年初代东平郡王起事的地方,天下初定后,太祖皇帝也就将这块地赐于东平郡王做封地,老东平郡王掌一方军务。”
“而等到现任东平郡王承袭爵位时,为感‘皇恩浩荡’,‘主动’将手中的兵权军务全部交出。”
说到这里时,贾敷在某些字眼上加重了语气,脸上和眼底尽是讽刺。
“圣上因此大为感动,手一挥,为东平郡王增加了一万户食邑,兵权自然也是收了回去,而军务是则是转到了闽州都指挥使司。”
贾敬静静听着,心中揣测东平郡王的来意。
“东平郡王现如今看着不掌管闽州军务,可到底是他的封地,大小事务还是要看顾的。”
贾敷说着,手轻轻点在舆图闽州所在的地方,“这里现在有些不太平。”
贾敬眼皮一跳,脱口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努力思索着脑海里的记忆,并没有想起,这个时间段中,闽州发生了什么事。
还是说,前世这段时间里,他处理兄长丧事,忽略了什么事情?
贾敷手指向旁边移了移,贾敬的目光跟着移动,他微微蹙眉,贾敷的手现在已经放在了闽州旁边的闽海旁。
忽然,贾敬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看向贾敷,“海匪?”
贾敷有些诧异贾敬会立刻猜出,却还是点了点头,“没错,就是海匪。”
“闽州与南越交接的闽关,是我朝商船海运的重要港口,众多番邦朝贡亦是走此处上岸,贸易繁荣。”
“因此离闽关不远处的地方,时常有海匪出没,劫持商船,掠夺货物财物,周边靠海边贸易的百姓也深受其害。”
贾敬沉吟点头,海匪之患,确实不小。但这件事也算是个顽疾,背后利益更是盘根错节,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要论闽关不太平,那不太平也太久了,除非……有更不太平的事情。
贾敷终于说出了东平郡王找他的原因。
“郡王与我说,自今年开年以来,闽关处的海匪人数陡然变多,被掠劫的商船,十不存二。”
“甚至这些海匪,已经猖獗到时常上岸,掠劫海边的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骇人听闻。”
贾敬赫然,眼皮又是一跳,“居然如此严重?”
“可这件事,京中乃至朝堂,并未有人提及。”
他于前世也并未听说这件事。
贾敷什么都没说,只是说了句,“东平郡王三月前便已经将此事禀告给了圣上。”
至于为什么京中无人知晓这件事,那便只能是圣上的意思了。
贾敬的眼眸一沉,“他来找哥,是想做什么?”
“闽关虽说在闽州和南越交接处,可是到底不归闽州管,更不该……东平郡王来管。”
贾敷盯着舆图上标着“闽关”二字的地方,缓缓道:“闽关距离京城,路途遥远,难免疏忽,京中便是想管,心力也有所不及。”
“南越早前是蛮夷之地,归顺我大乾也不过近几十载,相较而言,东平郡王所处的闽州,反而可以更好的管辖。”
这话说的很有道理,可天丰帝能肯吗?
这无疑是在壮大东平郡王的势力。
如此一来,先前天丰帝收回兵权军务,就等同于白做了。
贾敷:“圣上说了,东平郡王前往闽州镇守,世子梅笑冬留守京城。”
贾敬了然,说得好听,留守京城,实则是扣留在京的人质。
贾敷说完最后一句,“郡王前往闽州,觉得人手不足,便来邀我,问我是否有兴趣一同前往。”
贾敬沉默,贾敷大抵猜到他的困惑,拍了拍贾敬的肩膀,“害怕这里面有套儿?”
“圣上能同意?”凭借天丰帝对他们的忌惮,贾敬深感怀疑。
贾敷嘴角一扯,“他怎么会不同意?”
“如今鲁地匪患四起,北狄也蠢蠢欲动,哪有精力去管南方的事儿?”
“他放任东平郡王回闽州,又没有承诺什么。”
“闽关海匪霍乱,这里面的事儿,得东平郡王自己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