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小德子。”小德子乐呵呵答道,提醒着,“先前有幸送您回府,您还给了奴婢的赏。”
贾敬恍然大悟,“有何事?”
他猜大概是萧淮川不放心自己第一日当值,有什么要交待。
小德子连忙道:“殿下说,请您今日下值后,先别急着回去,殿下邀您一起用膳。”
贾敬没回答,而是下意识看向宋子虚,只见宋子虚撇了撇嘴,故意掐着酸道:
“哎呀,咱也想跟贾二爷亲近,奈何,贾二爷不给机会啊。”
宋子虚倒是没有真的生气,贾敬和那位关系不一般,他早知晓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出自《红楼梦》
2.跟美人灯似的,生怕他吹吹就散了。化用了《红楼梦》里“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
第54章
被宋子虚调侃, 贾敬觉得有些尴尬,不过也只有那么一瞬间,下一瞬就恢复了原状。
他想起来了, 先前萧淮川是与自己说过,要和自己一起用膳。
贾敬目光落在宋子虚身上,挑了挑眉, 像是想到了什么, “子虚兄也可和小弟一道……”
“可别, 这福气您贾二爷独自享受吧, 我和谦之兄下值去东市逛书市去。”宋子虚连忙摆手。
贾敬撇了撇嘴,他是诚心相邀,心中想着的也是正事, 想要将宋子虚和薛琼正式引荐给萧淮川。
不过这件事, 也是他刚刚冲动了,还是需要策划一番,最起码要先试探试探宋子虚和薛琼的态度再说。
想法就此作罢,贾敬转眸看向小德子, 抬了抬下巴,“嗯, 我知道了。”
小德子瞬间嘴咧得更大了, “诶, 小的这就回去回话。”
说完便踱着小碎步走了, 没一会儿就不见踪影了。
贾敬问着宋子虚:“最近东市那边有什么热闹的?竟然还开了书市?”
宋子虚点头:“培元这些日子于家中养伤, 不知道这些。”
“东市那边新开了一家书肆, 听闻东家是南边来的, 有许多京城没有的货源, 很是新鲜稀罕, 店铺一开门便吸引了许多人,可谓是客如云来。”
贾敬被挑起了兴趣,“南边来的书商?货源稀奇?连子虚兄在江南也未见过?”
说起南边,贾敬最先想到的就是江南,宋子虚本就是江南省举子,按理说应当了解。
宋子虚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迟疑,“我在扬州没见过这些书,听那家书肆小二的口音,好似是赣省那边的。”
“赣省?”贾敬听到这个熟悉的地方,眼眸不禁眯了起来,紧接着他又问,“书市又是怎么一回事?”
宋子虚:“嘿,这事儿说来也好玩。”
“东市那头多的是书舍书肆,大家一窝蜂的去了新书肆,别的书肆老板便急了,联合一些老店,直接将许多藏书都摆了出来,东家摆,西家也跟着摆,东市直接就组了书市,热闹极了。”
宋子虚给贾敬说着书市的热闹场景,并建议道:“你没事也去逛逛,有不少好东西呢。”
贾敬笑着点头,心里想着,择日不如撞日,下值便拉着萧淮川一起去瞧瞧。
鸿胪寺派了一位于姓少丞前来接应,他身后还跟着几位主簿。于少丞将几位主簿分配好,命其将分到六部的主事送到各部门官署。而他自己则是专门陪同前往翰林院的几位。
各主簿率先将人领走后,剩下的便是前往翰林院的诸位。贾敬大概扫了一眼,莫约十几人,面孔大致能和阿禄所说的名单对上,有好几位还都是他认识的熟人。
程一序远远朝贾敬点了点头,以作示意。
“诸位请随我来。”
于少丞的态度很是客气,毕竟他也不过是从六品的官职。
且不说状元薛琼授封翰林院修撰,与他同级,就算是贾敬、宋子虚这些编修、庶吉士,论起来比他低上个半级一级,可这些都是初入仕途便入翰林的进士,前途不可限量,可不是他一个小小少丞可以得罪的起的。
若是能交好,于少丞更是开心不过了。
翰林院官署与鸿胪寺官署就挨着,步行过去也耗不了多长时间,大家便也不急,信步走着。
薛琼也终于摆脱了应酬和吹捧,躲到了贾敬和宋子虚的身边。
贾敬笑道:“咱们薛大才子还当真是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