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来求学的,这是换着法子来玩的!
定峦书院里除了少爷们,还养着一群小书童,其中有几个长得秀气,身量又不足,看上去和小女孩一样。
贾宝玉正愁着到书院里没有姐姐妹妹们陪他玩,一见到那些个书童,顿时爱得不行,吃睡都在一块,早上里上学都积极多了,喜得王夫人只叫阿弥陀佛。
那曾想贾宝玉不好好读书,只顾着和书童玩呢。
也多亏那些书童心里还有些数,最多拉着他厮闹玩耍,没惹出什么不好的传闻来。
“妹妹,妹妹!”
荣庆堂里,贾母正亲自带着丫鬟们给林黛玉准备去书院的东西,虽说她是师妹,也该那些师兄们准备见面礼,但给师娘、刘家几个小姐的礼不能少。
贾宝玉今日特意请了假,一整日在荣庆堂里绕来绕去,探春几个正帮着整理单子,都有些烦他了。好在林黛玉今日心情好,也更耐心几分,对他露出几分笑模样。
“夫子们上课的时候有时释经太快了,抄录不下来,这时就得与几位同窗说好了,一人抄录一段,最后再整合就好。”
见妹妹一笑,贾宝玉越发亢奋了,倒豆子一样把在书院的事情都咕噜出来,中间还夹杂着些令人忍不住发笑的痴言怪语。
“好了好了,”贾母也忍不住笑开,“林丫头可不是你,夫子讲点四书五经的释义都还要靠抄才记得下来。”
“妹妹自然比我强上百倍,”贾宝玉也不恼,笑呵呵地围着林黛玉绕圈,“妹妹在书院里切记保重自身,青山书院就在我那边不远,旁边是常有庙会,等到放假了,我带妹妹逛庙会,捏泥人去!”
“泥人?!”探春眼睛一亮,她虽是个爽利性子,但对泥人、瓷娃娃、草蚂蚱这些市井小物倒是格外地喜欢。
只可惜生在内宅不能出去,只能使了银子托几个兄弟买,贾环与她不亲近,贾宝玉倒是愿意,只是这人玩心大,十次里只记得的个三五次。
探春:“若真是有泥人,我倒想要一个。”
“好啊,”林黛玉转身狭促地朝着她笑,“到时候我给你们一人捏一个,还有宝姐姐云妹妹的,先说好啊,若是捏得怪了丑了,可不许怨我!”
“我偏怨!”探春装作要打她的样子,笑着扑过来,一行人顿时闹做一团。
“几个丫头片子……”贾母心底只觉得好笑,见林黛玉闹了一会,面色有些潮红,赶忙把人唤住了。
这以前是薛宝钗的活,宝丫头稳重又贴心,玩闹时总注意着姐妹们的情况,林黛玉体弱易喘,她更是上心三分。
只人现在在宫里,有时候姑娘们闹过头了,贾母便唤一声。
想到薛宝钗,贾母忍不住想起同在宫里的元春,甄家无信,她这个孙女也只能一日日在宫闱里磋磨着,若是贾国公还在时,早想法子把她接回来了。
但贾家眼下日渐败落,甄家却是一日千里,日后保不住有求人家的时候,这么着,贾母纵是痛心,也只能忍耐。
她神情不免有些落寞,怀里却突然钻进来一个热乎乎的人,原是林黛玉见她伤怀,忙过来撒娇。
“玉儿,书院里除了你和刘家几位小姐,多是男子,比不得家里,到了那儿,行走间要分外地注意,”贾母抚抚她脑袋。
“女儿家不外宿,晚间的时候家里会去接你,若是你师娘要留,就让人传消息回来,若是别人,不要应下。”
“是,”林黛玉眼眶发红,这样絮絮叨叨的叮咛,勾起她幼时启蒙的记忆,小小的她带着雪雁,故作镇定地朝贾雨村行弟子礼,而后开始摇头晃脑地背书。
母亲担心她,又恐扰了她学习,只在书房外花架下站着,扬州城簇簇的紫藤花落下,掩盖了她的裙角。
“外祖母,孙女不孝,不能在您面前侍奉了,”林黛玉泪如雨下,握着贾母温热的手掌,“万望外祖母珍重。”
“哎,”贾母抱住她,“读书是好事,我的玉儿长大了。”
几个姐妹见这一幕,一想到本是朝夕相对的姐妹,日后却只有晚间才能来见一面,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只有贾宝玉茫然地看了看众人,不知道在想什么。
……
江知渺不知道贾家的事情,他正换好官袍,只待去礼部走马上任呢。
他以状元的身份入仕,本担着个翰林院修撰的职,偏又有一副好相貌,外加太子的暗中运作,兼任了鸿胪寺寺丞的位置。
江知渺在寺丞上只待了几个月,按理来说不该升的,偏西戎一事他当首功,景康帝论功行赏,对年轻又有才华的官员倒是大方,御笔一挥,江知渺就又升官了,任礼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