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金陵城时,薛宝钗听到了城外鸡鸣寺的敲钟声,一声地顺水传过来,她忍不住想起当年就是在这个地方遇到了江知渺,一时间笑了出来。
江知渺也笑了出来。
于是,他们在夜幕钟声里举杯共饮,大醉同眠。
再往南走,却又是另一番景致了。
河水化冻,远处天山上的雪水绵延不断地冲下来,几条大河的水面越涨越高,河岸决口次数频增,纵使萧慎已经选能臣治水,也救不了全部灾民。
是以,一路上常有无家可归,面黄肌瘦的流民。
江知渺将所见都记在心底,写了密折送往京去,萧慎这人当皇子时就有冷厉的名声,眼下当了皇帝,更是心狠手辣。
哪个官员敢在赈灾银子上动手脚的,抄家,哪家商贾豪族敢哄抬粮价大发国难财的,灭族。
一个个的脑袋滚下去,赈灾的效果也立竿见影。
他们还见到了谢淮安和探春,这两人都大变了模样,谢淮安整日在田间地头晒着,本来白皙的肤色也变深,从县衙外面一身泥点子走进来的时候简直不像个官。
而探春一身朴素,指挥着妇孺们修建营地、洒扫做饭……远远地看见他们,笑得明媚。
谢淮安治下本是洪水最为泛滥的地方之一,按照旧历,天灾亦属于官员为政不当的过失,但他赈灾有利,这次过后,反倒是要升一升的了。
探春久
不见薛宝钗,难得地露出小女儿情态,缠着薛宝钗睡了一夜,直讲话到天色渐明,薛宝钗刚迷迷糊糊闭上眼,她又起来准备干活了。
薛宝钗笑着看她,无奈地摇摇头。
日子虽然苦了些,但有希望有盼头,不知道比困在深闺了好多少。
再往南去,水患渐息,等到三月初,一行人终于到了成都。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三月正是成都春色最好的时候,归功于都江堰,这边农业灌溉用水发达,百姓也不至于完完全全地靠天吃饭。
而蜀锦又是闻名天下的一大绸缎,往来行商们操着各色口音,热热闹闹地在蜀地行走。
是以,蜀地多富硕。
这边民风显然开放许多,大街上有不少姑娘或夫人坦然地走着,或是采买家用,或是逛街游玩。
知府上任,自有当地官吏前来迎接,官吏们打头,江家马车走在后头,百姓也不似别地那样避如蛇蝎,反倒颇有些好奇地看着他们。
江知渺好相貌,下车的时候被热情的姑娘们丢了一身的玉兰花,到了薛宝钗下车,这些花又是冲着她去了,男女都有在丢。
江知渺:“…………”
“哈哈哈,咱们蜀地民风开放,不仅有契兄弟,还有契姐妹,只要看对眼了,都可以搭伙过日子,”同知宋清流看着他们笑,“大人和夫人郎才女貌,百姓们也不免热情些。”
“倒是新奇。”
薛宝钗有些好奇地看看周围,纵使书上读过千万遍,也不如自己亲自见一面,难怪蒋夫人品行等等皆与别的夫人不同,这样的山水,也是该养出那样的人。
“夫人若是感兴趣,明儿我让家里的来与您好好说道说道,”宋清流见她感兴趣,赶忙顺杆子上爬。
薛宝钗颔首应下,“待到家中事务了结,便下帖子相邀,还望尊夫人赏脸。”
他们初来乍到,是要有人细说说这蜀地风情。
“自然,自然。”宋清流赶忙应下,一行人其乐融融地进了官宅,宋清流又介绍一番后,颇有眼力见的请辞了。
“果真人杰地灵,”薛宝钗笑笑,指挥着管家们去安顿物件。
“也难怪朝里争了那么久,还是选择了这个地方。”江知渺也笑,抬眼看向远处,碧天晴朗,惠风和畅,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他此来成都,萧慎暗中交给了个任务,试点新法,关系重大。
而这个法子,则被称为——摊丁入亩。
第65章 四海无闲田知府的工作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