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来闹得不可开交,一些老翰林甚至跑到孔庙里哭诉儒生里出了林旸这么一个败类,要求皇上革除林旸的功名,甚至还有人写诗暗讽林旸,顾经和顾缙只能登门劝说林旸低头,林旸的态度依旧很坚决道:“如果一味的春风化雨,那还能有什么变革,历来变革之事无不是雷厉风行的,容不得变革者有一丝一毫的妥协的。”
后史书评价林旸说他通识时变勇于任事,但其性偏激刚鸷,初步入仕途就不顾众人的反对主持了盐政改革。不过也有人指出来,林纯熙之所以这么强硬,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两代帝王对其的宠爱,这也是让后世之人啧啧称赞的地方,林纯熙为相的时候几乎是独掌大权,竟然还能够君臣相得。
尤其是嘉宁帝宠爱林纯熙犹如自己的孩子一样,后世之人就开始杜撰起来,说林旸是嘉宁帝的私生子。严格说起来,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史书上明确记载了林旸的身世闹到了康庆帝和嘉宁帝面前,虽然圣口独断,可是还是留下了给后人杜撰的余地。
一开始不过是因为皇帝迟迟不肯处罚林旸,有人心生嫉妒愤恨,喝醉酒之后调侃一句,说皇帝宠爱林旸比宠爱皇子还要过些,后来传开了去,说是林旸是皇帝的私生子,说的一板一眼。
林家为着朝堂上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根本没去注意这些市井闲话,还是贾赦在外面喝花酒的时候听到了一耳朵,得知自己的大外甥可能是皇子后,贾赦立马花酒也不喝了,压抑着心中的兴奋,去林家。
林海喝林旸去上朝了,贾敏接待他,贾敏看着贾赦一脸眼角眉梢都透露出喜气可是又一副怕别人知道强忍着笑意,而是的面孔有些扭曲的表情问到:“大哥,怎么有功夫来我们家了?”
贾赦挥挥手想让丫头们下去,贾敏见着贾赦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无奈的让丫头退下去,贾赦这才挫折手,兴奋道:“听说大外甥是皇子?”
贾敏猛的坐起来,厉声呵斥道:“大哥从哪里听来的这胆大妄为的话?”
贾赦讷讷道:”外面都传开了,说大外甥是皇上的私生子。”
贾敏掐了一下不住颤抖的手,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道:“旸哥儿是我十月怀胎生下了的,哥哥竟然说他是皇帝的私生子,哥哥是什么意思,是说妹妹我不守妇道吗?”
贾赦忙摆手道:“我不过是听上这么一耳朵而已,你生那么大气做什么。”
贾敏怒极而笑道:“哥哥要毁我闺誉了,我还不能生气吗?”
论伶牙俐齿,贾赦是比不上贾敏的,他无意和贾敏纠缠下去,丢下一句:“是我错了,道听途说,妹妹别生气了。”就落荒而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