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直起身子,妄想黛玉,似是说服黛玉似是说服自己,“薛家是商户, 在金陵的,人人都惦记薛家的钱, 今日你借一些,明日他要一些,薛家为了自保不得不费心拉拢主政官员,后来薛家娶了我母亲, 有我舅父家, 薛家才得以生存。可如今……”
她叹口气继续说道:“薛家的靠山已经不稳固了,虽然二皇子日后或是闲王,可是好在有个名头,可以是薛家的靠山, 若是我出宫去, 我年岁已大,又出身商户, 好的人家不会让我做正妻,一般的人家又不能帮扶薛家,与其出宫做妾,不如做二皇子的妾。”
黛玉听后沉默片刻,她不是薛宝钗,无法以高高在上的位置去评价薛宝钗的选择,前面是坦途也好火坑也好,薛宝钗既然选择了,就只能走下去了。
“好,回头我和吴太妃说一下。”
“多谢娘娘。”薛宝钗跪谢。
隔日,黛玉就去见了吴太妃。
吴太妃听后满是笑意说道:“多谢娘娘操心了。”
“我也算是对的起他了,抚养他长大,又蒙皇上恩典,封爵开府,又给他娶妻纳妾。”吴贵妃笑意淡了几分。
“太妃一片慈母之心,二弟也是记在心里的。”黛玉说道。
“我呀,也不盼着他记着我的好,只要不怨我就好。”吴太妃没好气说道,前些日子,二皇子不知道从听了风言风语,说自己的生母是被吴太妃害死的,闹腾了一阵。
还是徒翀把他叫过去,训了一顿,又找了当年的旧人,二皇子才知道自己误解了,向吴太妃请罪。
可是经此一闹,吴太妃也冷了心,反正她日后就住在寿康宫了,身为皇后的黛玉是个心善的,不会克扣她的待遇,她就安心在宫里养老,不指望二皇子孝顺。
当时,吴太妃就向黛玉表明,想要让二皇子出宫开府。黛玉和徒翀说了,徒翀虽然和自己的弟弟们不亲近,但是该给的,他不会吝啬的,所以就一并把二皇子和三皇子封了亲王爵,分别是安王和平王,让内务府筹建王府。
“养了那么久,我也没想到是这么糊涂的人。”吴太妃有些低落,“亏得他的亲事定下来了,要不然还得娘娘你操心,摊上这么个糊涂人,不知道会怎么闹腾。”
“太妃如何,我与陛下都是清楚的。”黛玉安慰了一句,“太妃就放宽心吧。”
吴贵妃叹了口气。
之后,黛玉也没什么需要她费心的事情,只安心养胎。
入春后,她就特别容易犯困,经常是徒翀回来的时候,她本来是在临窗大炕上看书,可是看着看着就靠着枕头睡着了,徒翀不忍心吵醒她,都是把她抱到床上。
黛玉迷迷糊糊醒来,和他说:“你回来了。”说话,就打了个哈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