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吏点头,让她们慢慢看,自己还要做其它的事情。
没多久,衙差又领进来两个人,一个中年男人,应该是哪家的管事,一个穿着得体的嬷嬷,头戴金钗,那书吏见了她,就恭敬的迎了上去。
“哎哟,赖妈妈,今儿个你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事儿,你支派一声就行。”
那嬷嬷笑道:“听说你这边来了一批好铺子,我今儿个就来看看,顺便将手里那些小铺子给处理了。”
书吏让一个衙差给那嬷嬷倒茶,至于那个男人,是跟着嬷嬷一起来的,是这个嬷嬷哒儿子,书吏唤他赖大管家。
徐乐侧耳听着,用一点儿力捏了捏平儿的手,示意平儿也听听,这嬷嬷一看就是常来的,听着还要处理一批铺子,徐乐就想看看有没有漏可捡。
那书吏只顾着招待那嬷嬷,没空管她们。
徐乐跟平儿一边偷听,一边看手里的册子,徐乐是想买地的,但是这地不成片,管理起来繁琐,因此徐乐准备好好挑一挑,最好是跟平儿地买在一起,方便打理。
那赖嬷嬷跟书吏说要看新铺子,那书吏就拿出两本新册子出来,看起来可比徐乐与平儿手里的册子新多了。
那赖嬷嬷是个有钱的,眼睛都不眨的点了三处。然后又将自己手里的小铺子点出来,让书吏记下来,她要将这些卖了,又点了一处二进院的宅院。
书吏道:“赖妈妈这是发财了,果然荣国府家大业大的,赖妈妈这赏没少得呀!”
徐乐心头一震:荣国府!
这人不会是那大名鼎鼎的赖妈妈吧!
赖妈妈是何人?
荣国府贾老太太的陪嫁,她儿子是荣国府管事,她孙子一出身就放了良籍,后面还捐了官,靠着荣国府得了实权。
荣国府倒了后,这赖妈妈还做了老封君。
赖嬷嬷可是徐乐这辈子都奋斗目标,人家赖妈妈虽然也是做奴才的,那过得可比外面小地主家都好,家里还有大宅子,大花园儿,还能请主家去他家园子吃酒,可见这赖家靠着荣国府捞了多少钱财!
偶像呀!
徐乐双眼放光,想将赖嬷嬷的样子记在心中!
赖嬷嬷年纪不小了,六十来岁的人,看起来五十上下,头发虽然有一些白了,但看起来保养得不错,不显老。
那赖妈妈跟赖管事没待多久就走了,书吏一直送到院里才回来。
徐乐拉着平儿上前,对书吏道:“大人,这新录的册子可能瞧瞧?想来荣国府家的管事妈妈出手的铺子,都不会差。”
书吏打量了她们两眼,见穿戴不俗,就问:“你们还知道荣国府?”
徐乐轻笑:“那可太熟了,论起来咱们家跟他家还是老亲,荣国府管家的二太太,是咱们家的大姑太太,能不熟吗?”
书吏闻言,就知道这两人怕是真有几分来历,一般人哪能张口就说出荣国府管家的是二房的太太,因此书吏对她们的态度好了一些。
徐乐很满意书吏的态度转变,这就是扯虎皮拉大旗的好处了!
第35章 有产阶级
那书吏被徐乐唬住了,倒真的将赖嬷嬷的铺子给她们瞧,同时明里暗里的打探消息。
“两位姑娘,不知道是哪家的?看两位的穿着打扮,定是主子身边得用的。”
徐乐道:“跟荣国府家沾亲,不过我们可没有赖嬷嬷那么肥,买不起大宅子这些,只能挑些小铺子了。”
平儿听两人打机锋,偶尔帮衬徐乐两句,之后平儿跟徐乐挑了好,徐乐挑了两个小铺子,还有三十多亩多地,还有一个带井的一进小院儿,等考生来京赶考的时候,租出去挣银子。
平儿挑了一个铺子,地买得不少,买了五十多亩。
徐乐挑眉,看不出来呀,平儿还挺有钱的。
徐乐其实还有钱,但怕惹起平儿的怀疑,就只买了这些。
书吏问:“你们买这么些铺子、田地,可需要中人,将这些东西租赁出去。”
平儿闻言,便问:“不知这中人,可是衙门里面的?”
书吏知晓她们可能是第一次买地,买铺子,就详细的跟她们解释:“也可以直接将这些铺子交托给衙门管理,只是这钱……”意思是很明显了,想要衙门帮忙打理,要多给钱才行。
徐乐见书吏的神色,就小声点问:“那大人能帮我们找个信得过的中人吗?”暗示的意味很明显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