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65章(1 / 2)

(' 宝钗从不认为自己比旁人差了,既然徐乐能做到,那她薛宝钗同样也能做到。

因着没能得到母亲的支持,宝钗免不得有些烦忧,便提笔写了一封信,又在信尾处,赋诗一首,抒发自己的抑郁不得志。

黛玉拆开信,看了许久。

紫鹃道:“姑娘,宝姑娘在信上写了什么令人烦忧的事吗?这信你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

黛玉放下信纸,叹气道:“宝姐姐心中烦忧,一时间我也不能帮上什么忙,只能回信劝慰两句。”

“何事令姑娘们如此烦忧,倒不如回了老爷,也许老爷能解决呢?”紫鹃道。

黛玉摇摇头,拿起一旁的宣纸,用镇纸将其展平压住。

紫鹃便替她磨墨。

“这事,只怕父亲也帮不上什么忙。”黛玉说罢,垂首看着信纸,思索片刻,等墨磨好了,便提笔给宝钗回信。

黛玉明白,宝钗心中烦忧所在,薛母坚持己见,是因为在她看来,这样对宝钗最好,比起做一个惹人非议的女家主,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太太、奶奶显然更合世情。

徐乐这个陈家大奶奶,走出去,也少不了非议,说她牝鸡司晨。

只徐乐心宽,未将这些言论听在耳中罢了。

贾家这边,贾老太太独坐在榻上,将手中的信件放在烛火上点燃。

鸳鸯将一旁放着的铜盆端来,贾老太太将燃烧着的信纸放入盆中,直到信纸燃成灰烬,才作罢。

鸳鸯见她呆坐在榻上,便唤了一声:“老太太。”

第68章 贾敬之死

鸳鸯这一唤,让陷入沉思的贾老太太醒过神来。

鸳鸯道:“老太太,夜深了,安置吧。”

贾老太太叹息一声,对鸳鸯道:“安置吧,明天你拿我的帖子,递到宫里。”

“是。”

鸳鸯伺候贾老太太睡下,便去外边条桌上摆着的大漆匣子里,拿出帖子,书写上陈情的言语,再落下贾老太太超品诰命的印鉴,连夜遣人送去内廷。

内廷那边收到荣国公夫人的帖子,便呈递了上去。程尚宫看罢,便道:“荣国公夫人求见贤妃娘娘,按例是可以的,便回了贤妃娘娘那边,看贤妃娘娘怎么安排。”说着,便将帖子递了回去。

女使接过帖子,行礼后便告退了。

一大早,贾老太太便穿上圆领补子服,外罩大袖衫,戴着五翟冠,披上霞帔,打扮妥当后便坐着马车进宫去了。

贾老太太进宫的消息,旁人不知,王熙凤是第一个知道的。

王熙凤便遣小红,也递了帖子进宫,寻的是迎春,不过等宫里的回信传来,要进宫,得等到翌日。

贾老太太进了宫,还未至元春的宫里,就被太后召了去。

贾老太太似早有预料,半点不见惊讶,跟着内宦去了太后居住的永寿宫。

到了永寿宫,贾老太太不免感叹,一个破落户家的姑娘,居然也坐上了太后之位,人的命运果然是变化无常。

“臣妇贾史氏,叩见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贾老太太行礼,因着穿着整套诰命服,她的动作有些蹒跚,跪下行了大礼,低下去的头,终究是难以抬起来了。

太后高坐凤台上,俯视底下跪着的人,心中也不禁感叹,当初那骄傲自矜的荣国公夫人,现如今也匍匐在自己脚下,心中便升起一阵满足之感。

当初,太后还只是个宫婢的时候,曾见过还不算老的荣国公夫人,那时,自己匍匐在地行礼,而对方则高高在上,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过了好一会儿,太后才道:“免。”

太后身边的女使便高唱:“免!”

贾老太太年岁大了,穿着厚重的礼服,起身时,有些不稳当,一旁的宫婢在女使的示意下,上前搀扶。

太后见此,便道:“赐座。”

两个小内宦抬来凳子,贾老太太行礼谢恩,慢慢坐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